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萌生,甲午战后,更是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狂飙巨澜,由此造成了文学观念、文学传统、文学体制、文学语言、文学传播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开始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巨大转型。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5-72,共8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项目批准号:07JC51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