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云纹干涉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评述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云纹干涉法的原理、方法、实验技术及在应用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对云纹干涉法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作者
卿新林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21,共8页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关键词
云纹干涉法
光测力学
实验力学
分类号
O348.12 [理学—固体力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1
卿新林,秦玉文,戴福隆.
干涉云纹光学倍增方法研究[J]
.实验力学,1995,10(4):323-327.
被引量:3
2
卿新林,戴福隆,毛天祥,韩金虎.
CALL混杂复合材料的弯曲试验研究[J]
.复合材料学报,1995,12(3):65-69.
被引量:2
3
卿新林,孙庆平,严文裔,戴福隆.
铜基多晶体形状记忆合金伪弹性的实验研究[J]
.力学学报,1995,27(4):470-476.
被引量:2
4
王凤翔,李禾,喻才喜,李仁增.
LDZ—125高温合金断裂韧性实验研究[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5,9(1):1-15.
被引量:10
5
谢惠民,袁杰,戴福隆.
高温全息光栅的制作工艺研究[J]
.光学技术,1993,19(3):14-16.
被引量:13
6
戴福隆,卿新林.
云纹干涉条纹倍增方法研究[J]
.力学学报,1993,25(2):193-200.
被引量:3
7
罗至善.
云纹干涉法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1989,19(1):73-81.
被引量:2
8
锺国成,任晓辉,郑润生,吴新如.,ω)[J]力学学报,1988(05).
9
D.Post,毛凯弘,罗至善.云纹干涉测量法进展[J]力学进展,1983(03).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戴福隆,现代光测力学,1990年
2
戴福隆,Proc SPIE,1988年,954页
3
团体著者,线性系统.傅里叶变换.光学,1981年
4
富里叶光学导论,1979年
5
Chiang F P,Exp Mech,1969年,6卷,11期,523页
6
卿新林,Acta Mech Sin,1993年,9卷,4期,329页
7
毛天祥,Proc of ISCMS/II,1992年
8
孙康,Proc of ISCMS/II,1992年
9
王震鸣,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进展.2,1992年
10
孙康,复合材料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
共引文献
28
1
蒋小林,王国韬,卿新林,戴福隆.
高温云纹干涉测试系统研究[J]
.实验力学,2002(z1):136-139.
2
龚勇清,李禾,方利华,严超华,余达祥,李仁增.
激光全息云纹干涉法测定高温合金材料断裂特性的试验研究[J]
.江西科学,2004,22(4):250-254.
被引量:1
3
潘自强,龚勇清,周日贵,陈庭生,韩旭.
全息云纹干涉法测定高温合金断裂特性的实验研究[J]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18(4):43-46.
被引量:1
4
谢惠民,戴福隆.
云纹法测量金属材料蠕变的实验研究[J]
.机械强度,1994,16(4):27-30.
5
卿新林,戴福隆,秦玉文.
云纹干涉法在新材料细观力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
.实验力学,1994,9(3):201-208.
被引量:10
6
卿新林,秦玉文,戴福隆.
云纹干涉法测量灵敏度与精度分析[J]
.力学与实践,1995,17(5):48-50.
7
卿新林,秦玉文,戴嘉彬.
CALL混杂复合材料裂纹尖端损伤区实验研究[J]
.复合材料学报,1996,13(1):86-90.
8
王国韬,谢惠民,戴福隆,邹大庆.
一种新型的精细网格制作工艺研究[J]
.实验力学,1996,11(1):72-77.
9
谢惠民,朱祖成,戴福隆.
金属材料高温蠕变变形的云纹干涉法实验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6(3):42-46.
被引量:4
10
《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总目次[J]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12):89-92.
同被引文献
120
1
罗洪斌,赵文光,文银平,曾乐飞,李锐,胡聪,蒋帮云.
CCD图像监测系统应用于桥梁结构检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23(z1):91-93.
被引量:15
2
赵卫东,李鉴轶,张美超,黄文华.
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探讨[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3):297-298.
被引量:11
3
刘杰,罗至善,张学深.
应用云纹干涉法研究混凝土破坏机理[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4,37(10):896-900.
被引量:4
4
刘宝琛,李勇.
韧性金属裂纹尖端损伤区内应变场测量——数字散斑相关法应用[J]
.实验力学,1993,8(1):11-17.
被引量:10
5
雷振坤,云大真,亢一澜,邵龙潭.
数字光弹性法综述[J]
.实验力学,2004,19(4):393-402.
被引量:23
6
刘西拉.
我国结构工程学科应优先发展的领域[J]
.土木工程学报,1993,26(4):21-28.
被引量:15
7
季南,于起峰.
利用全场灰度处理云纹数字图象的新方法[J]
.实验力学,1989,4(4):353-360.
被引量:4
8
邢永明.
自动云纹干涉系统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3(4):37-44.
被引量:2
9
石玲,张云祥,戴福隆.
高灵敏度云纹干涉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4(2):14-17.
被引量:2
10
徐可为,高润生,于利根,何家文.
薄膜应力测定的X射线掠射法[J]
.物理学报,1994,43(8):1295-1300.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4
1
陈靖华,赵北君,朱世富,雍志华,张伟斌,韦兴文.
塑料粘结炸药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S1):302-305.
被引量:4
2
常红,刘利亭.
云纹干涉图像的数字采集及处理方法的研究[J]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5,26(1):66-69.
被引量:1
3
李耀军,严超华.
基于遗传算法的干涉图像的最佳熵研究[J]
.山西电子技术,2007(4):35-36.
4
李耀军,严超华.
基于遗传算法的干涉图像样的最佳熵研究[J]
.影像技术,2007,19(6):23-25.
5
喻宾扬,王召巴,金永.
基于莫尔条纹的玻璃缺陷检测技术研究[J]
.硅酸盐通报,2008,27(1):183-187.
被引量:2
6
李砚明.
云纹干涉法测试技术在力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
.实验室科学,2011,14(2):93-96.
被引量:1
7
张庆华,王裕厚,刘西拉.
云纹干涉法测双材料界面裂尖位移场[J]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30(2):116-120.
8
张庆华,刘西拉,沈为平,王裕厚.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云纹干涉法中的应用[J]
.光电子.激光,2001,12(1):84-86.
被引量:3
9
朱向冰,何世平,付绍军,徐向东,陈瑾,洪义麟.
云纹法检测变线距光栅的线密度[J]
.光学精密工程,2002,10(3):285-289.
被引量:13
10
马信龙,马剑雄,徐卫国,杨阳,徐斌,王杰,徐立岩,贾浩波,冯睿,虞惊涛,邢丹,马宝意,陈阳,朱少文,王颖.
骨科生物力学研究的测量方法学专家共识[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9):1039-1054.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楼俊,刘正坤,徐向东,付绍军.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线密度分布方程系数研究[J]
.微细加工技术,2006(4):15-16.
2
王铷,唐欣,张天林,王迪,何世平.
应用相移干涉云纹检测变线距光栅密度[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34(5):568-574.
被引量:2
3
王铷,唐欣,叶超,何世平,付绍军.
二维变线距光栅密度的检测[J]
.实验力学,2004,19(3):324-328.
被引量:1
4
杨仁树,边亚东,程海燕,周晓欢.
爆炸载荷下动态焦散图像的自动化处理[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133-137.
被引量:7
5
楼俊,徐向东,刘颖,洪义麟,付绍军,何世平.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刻线弯曲程度分析[J]
.光学精密工程,2006,14(1):12-15.
被引量:5
6
何世平,叶超,谢永军,付绍军.
一种可控曲面光栅的研制[J]
.光学精密工程,2006,14(2):197-201.
被引量:2
7
张宸宇,严超华.
云纹干涉法中干涉条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J]
.江西科学,2006,24(4):170-174.
8
楼俊,付绍军,徐向东,何世平.
用于位移传感器的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设计与制作研究[J]
.物理学报,2006,55(12):6405-6409.
被引量:7
9
楼俊,付绍军,刘正坤,徐向东,何世平,李秉实,吴忠.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研究[J]
.光子学报,2007,36(4):655-658.
被引量:8
10
刘正坤,谭鑫,徐向东,洪义麟,付绍军.
变栅距光栅光谱分辨研究[J]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7):1153-1157.
被引量:9
1
王光谦,倪晋仁.
颗粒流研究评述[J]
.力学与实践,1992,14(1):7-19.
被引量:29
2
魏宇,黄登仕.
经济物理学研究评述[J]
.经济学动态,2002(7):74-78.
被引量:15
3
刘瑞金.
有关机械能及其守恒律的研究评述[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3(4):22-26.
4
李修乾,洪延姬,何国强.
液体工质激光推进性能研究评述[J]
.推进技术,2010,31(1):105-110.
被引量:9
5
王文国,马本坤.
高温超导理论研究评述[J]
.物理通报,1989(12):3-5.
6
何懋麒,赵有源,蔡圣善,章志鸣.
原子中宇称不守恒研究评述[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3):341-348.
7
胡八一,刘大敏,等.
密封结构内炸药爆炸产生的准静态气体压力研究评述[J]
.爆轰波与冲击波,2001(1):11-16.
被引量:2
8
刘洪.
经济系统预测的混沌理论研究评述[J]
.自然杂志,2000,22(6):311-315.
被引量:10
9
丁亦兵.
自旋玻璃研究评述[J]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4,0(11):11-12.
10
姜迅东,胡荣泽.
超微粒子量子振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评述[J]
.中国粉体技术,2002,8(6):44-44.
力学与实践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