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日常生活泛艺术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文对中国学界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反思涉及到"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本身,重点展开则在中国当代社会"日常生活泛艺术化"的基本表征,以及汉语学界所谓"美学"学科两个层面。
作者
伏飞雄
机构地区
宜宾学院中文系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5期65-70,共6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关键词
日常生活泛艺术化
中产阶级
新型文化媒介人
审美
艺术哲学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3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伏飞雄.《当代中国文化中的“泛艺术化”符号》[J].中外文化与文论,.
2
李路路,李升.
“殊途异类”:当代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J]
.社会学研究,2007(6):15-37.
被引量:58
3
李培林,张翼.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
.社会,2008,28(2):1-19.
被引量:241
4
伏飞雄.
“另一种读史”——“历史题材”影视剧与中国大众日常生活[J]
.电影文学,2007(24):26-27.
被引量:2
5
张世英.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2):12-26.
被引量:7
6
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7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 , Grolier International, Inc, 1983, P234 - 238.
二级参考文献
86
1
张宛丽,李炜,高鸽.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J]
.江苏社会科学,2004(6):100-107.
被引量:44
2
李强.
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
.社会,2005,25(1):28-42.
被引量:64
3
王晓燕.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中产阶级正在崛起[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84-88.
被引量:5
4
托马斯.海贝勒,诺拉.绍斯米卡特,卿志琼,吴志成.
西方公民社会观适合中国吗?[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4-71.
被引量:34
5
周晓虹.
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 兼及一种全球化的视野[J]
.社会,2005,25(4):1-24.
被引量:26
6
张翼.
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4):115-129.
被引量:88
7
李友梅.
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05(6):90-111.
被引量:83
8
刘毅.
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开放时代,2006(4):76-88.
被引量:20
9
李培林,李炜.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J]
.社会学研究,2007(3):1-17.
被引量:232
10
J. R. Searle, Mind -A Brief Introduc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p. 292.
共引文献
283
1
冯仕政,李春鹤.
中等收入陷阱: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70-76.
被引量:2
2
张虎平.
我国城镇居民的福利态度变迁: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3(2):65-85.
被引量:1
3
卢春天,李一飞.
中国中间阶层环境行为探究——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
.中国研究,2021(1):249-276.
4
朱迪,陈蒙.
城市中产家庭的子女品味培养与文化资本再生产[J]
.社会科学,2021(4):72-84.
被引量:6
5
王鹏,干一卿.
谁主认同?转型时期中国女性阶层地位认同的多重建构及其世代变迁[J]
.社会,2022,42(4):183-213.
被引量:4
6
宋霞刚.
政府工作绩效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83-89.
被引量:2
7
刘智丽,段鹏宇,高一鸣.
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出行活动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3(1):30-34.
8
高和荣,张娜.
孝因群分:阶层地位与赡养行为[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176-185.
被引量:1
9
姚艳梅.
中西伦理文化源头比较[J]
.长城,2010(12):179-180.
10
范丛.
中国中产阶层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S1):60-6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周宪.
边界的消解与审美文化的变迁[J]
.浙江学刊,1998(4):78-82.
被引量:14
2
李元河.
试论博物馆的教育和娱乐功能[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5):100-104.
被引量:6
3
倪胜.
论Aesthetik在康德第三批判里的译法[J]
.世界哲学,2004(6):13-30.
被引量:3
4
黄兴涛.
“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J]
.文史知识,2000(1):75-84.
被引量:54
5
李思屈.
审美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8):100-105.
被引量:44
6
梁朝昆.
工业设计中的时尚与情趣[J]
.商场现代化,2009(3):184-185.
被引量:3
7
唐沁沁.
关于当代公共艺术概念的几点解读[J]
.公共艺术,2012(4):44-45.
被引量:2
8
孙振华.
公共艺术的观念[J]
.艺术评论,2009(7):48-53.
被引量:32
9
董奇,戴晓玲.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3):147-152.
被引量:23
10
高建平.
“审美”是审美“!艺术”还是艺术!——关于“跟着走”与回到“硬译”的几点思考[J]
.文艺争鸣,2011(7):6-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王朝斌,喻芳.
武汉城市圈艺术主体与时尚融合实践及发展研究[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20(3):113-116.
2
陆正兰,赵毅衡.
“美学”与“艺术哲学”的纠缠带给中国学术的难题[J]
.中国比较文学,2018,0(3):41-51.
被引量:7
3
林观星,刘钟萍.
消费文化语境下佛山木版年画工艺传承与振兴[J]
.中国艺术,2022(2):106-112.
4
王朝斌,喻芳.
武汉城市圈艺术主体与时尚融合实践及发展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7(8X):139-14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赵毅衡.
为“合目的的无目的性”一辩:从艺术哲学看当今艺术产业[J]
.文化研究,2018(4):5-22.
被引量:4
2
张雨轩.
“美学”还是“艺术哲学”?——关于黑格尔《美学讲演录》名称的几点讨论[J]
.中国图书评论,2021,44(10):83-88.
被引量:2
3
包向飞,姚璇.
叙事在何种意义上可能是美的?[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99-107.
被引量:1
4
刘维邦.
身体实践与符号溢出——感觉如何在实践中成为理论家[J]
.文艺理论研究,2022(5):150-157.
5
赵毅衡.
当今艺术产业四大圈层的符号美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0):86-94.
被引量:1
6
赵毅衡.
符号美学纲要[J]
.符号与传媒,2023(1):1-4.
被引量:2
7
包向飞,张晓迪.
“审美判断”的合理性辨析[J]
.德国哲学,2022(2):113-123.
1
伏飞雄.
中国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与符号表征再探[J]
.当代文坛,2009(5):59-62.
被引量:2
2
王经纬.
浅析波德里亚《消费社会》[J]
.文学与艺术,2009(9):218-218.
3
文九.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消费文化[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6):46-48.
被引量:1
4
涂可国.
儒家伦理精神与小康社会建构[J]
.齐鲁学刊,2005(4):5-9.
5
2010年,中国学界争论的三个经济热点[J]
.老友,2011(3):47-47.
6
江业国.
在“后现代转向”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学?[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57-60.
7
刘德云.
中国当代社会的善恶平衡[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2(8):28-28.
8
马永忠.
略论当代科学信仰之重建[J]
.社科纵横,2007,22(9):29-30.
9
贺铿.
经济是否过热[J]
.党政干部参考,2004,0(5):13-13.
10
李梅,黄群慧.
超越“争议”:面向未来的产业政策和中国经济[J]
.探索与争鸣,2017(1):38-41.
被引量:7
当代文坛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