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596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把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视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产前检查情况及住院分娩情况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计算出血量,运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9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9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7.6%。发生产后出血产妇中,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双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5),产前检查3次以下高于产前检查3次以上(合3次)(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高于无产前高危因素(P〈0.01)。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宫缩乏力占56.56%:胎盘因素占26.77%;软产道损伤占16.67%。结论产科高危因素和缺乏产前保健是产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处理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异常情况,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 胡慧玲
机构地区 东莞市万江医院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7期49-52,共4页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0

共引文献496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