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后主体的形成过程及其词史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后主之词,罕有称之为"体"者,但后主词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堪称后主体。后主体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了早期学、早期文人词两个阶段;960年左右开始学花间体,但又融入一些更为浓郁的宫廷气息;归为臣虏之后,写出悲天悯人的以血书者,形成后主体的特有词体。
作者
木斋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
出处
《天中学刊》
2008年第4期70-76,共7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6FZW008)
关键词
后主体
形成过程
词史意义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
史虚白.钓矾立谈[A].王云五.丛书集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3
沈雄.古今词话[A].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Z].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共引文献
74
1
田桂芬,邓红梅.
关于《诗余图谱》的几个问题[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76-79.
被引量:1
2
李美霞.
宋词中女性服饰形象初探[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5):20-22.
被引量:1
3
柳倩月.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J]
.学术交流,2005(4):143-147.
被引量:1
4
曹明升,杨健.
论浙西、常州词学的南北宋之争[J]
.社会科学家,2005,20(2):29-32.
被引量:2
5
李越深.
论《幽兰草》的创作、结集时间以及价值定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64-71.
被引量:6
6
程世波.
《人间词话》的人间情怀——寻找中西文论化合的支撑点[J]
.天府新论,2005(4):123-126.
7
赵玲玲.
论“别是一家”的李清照词[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123-126.
被引量:2
8
王鍾陵.
清后期至五四诗论发展的逻辑进程[J]
.学术研究,2005(12):118-128.
被引量:2
9
王辉斌.
宋代女性词人词作述论[J]
.贵州社会科学,2006(5):115-119.
被引量:2
10
闵军,傅丽霞.
先秦诗歌中的“追寻”模式研究[J]
.齐鲁学刊,2006(5):65-6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木斋,李松石.
论花间体及温韦之异同[J]
.天中学刊,2005,20(1):51-56.
被引量:7
2
木斋.
论早期应制应歌词的词史意义[J]
.江海学刊,2005(3):172-177.
被引量:13
3
埃弗里特.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引言》,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4
龙榆生.《词学研究之商榷》[J].词学季刊,1934,1.
5
郑处诲撰.《明皇杂录·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6
木斋.
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4):120-127.
被引量:7
7
宋娟,木斋.
论温庭筠乐府诗与其词之间的关系[J]
.学术交流,2008(8):151-154.
被引量:3
8
木斋,宋娟.
略论词产生于盛唐宫廷--关于词的起源、界说和发生[J]
.学习与探索,2008(5):189-193.
被引量:9
9
木斋.
论白居易曲词写作的词体发生史意义[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3):109-115.
被引量:4
10
木斋.
论中唐中前期文人词的渐次兴起[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93-10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木斋,焦宝.
曲词民间起源论检讨--曲词发生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4):49-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焦宝.
从古诗研究转向反思百年文学史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2):107-112.
被引量:2
1
王睿.
论江西诗派之词学及其意义[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6):21-28.
2
张明强.
唐五代词中的南方描写及其词史意义——以《花间集》和《尊前集》为中心[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93-96.
3
李剑亮.
民国词中的圆明园镜像[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121-127.
4
孔建华.
论柳永词创作的新变及词史意义[J]
.北方文学(中),2012(6):22-23.
5
许伯卿,田月霞.
从语言修辞看元代浙江词的尚雅传统及其词史意义[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5):23-24.
6
张美丽,杭勇.
论韦庄词的诗学精神及词史意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49-51.
被引量:2
7
李辉.
刘辰翁词的“词史”意义[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2):75-79.
被引量:2
8
毕玲.
李煜,那历史深处凄艳的长叹[J]
.五台山,2010(1):20-20.
9
李培娟.
寓沈着于豪放 寄俊逸于悲凉——浅析后主词的艺术风格[J]
.青年文学家,2013,0(15):23-23.
10
张莉.
浅析李煜词的“真性情”[J]
.青年文学家,2015,0(5Z):59-59.
天中学刊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