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任务驱动法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的高职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内容的编排与职业工作顺序相悖,无延伸性,不能全面体现职业工作需要等弊端。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解决这些弊端。
作者
张秀芳
赵姝娟
王少岩
彭雁
机构地区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辽宁高职学报》
2008年第8期38-40,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Higher Vocational
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
设计
实施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26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1
聂法宪.
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性质、特点与教学重点[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121-121.
被引量:7
2
张小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探讨[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80-82.
被引量:12
3
叶安英,马英,冯和平.
工程技术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3):7-9.
被引量:1
4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5-10.
被引量:61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新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04(S1).
被引量:1
2
王凤娟.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教学探讨[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3):59-60.
被引量:14
3
张小燕.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探讨[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80-82.
被引量:12
4
任建华,魏效玲,赵立新.
关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的探讨[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02-103.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626
1
郇雨,畅建辉.
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2(4):86-90.
被引量:2
2
刘树桥.
高职教育理论视域下我国高职法律教育的思考[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0(2):63-69.
被引量:4
3
袁广林.
应用型本科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方法[J]
.现代教育管理,2021(8):105-111.
被引量:14
4
曹靖琪.
基于“双减政策”下职业教育发展新契机探讨[J]
.理论观察,2022(4):165-167.
被引量:2
5
郭子邺,苏恒.
职业教育协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探析[J]
.湖南教育(下旬)(C),2023(4):62-64.
6
郝天聪,周晨栋.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诉求、挑战与创新之策[J]
.湖南教育(下旬)(C),2022(10):35-36.
7
高璇.
单片机实训工作过程中的思路设计与开发[J]
.区域治理,2017,0(5):38-38.
8
尹斌茴.
论职技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育手段[J]
.科教文汇,2007(8):107-108.
9
张春敏.
高职会计专业新课程体系探析[J]
.科技信息,2009(1).
被引量:3
10
童丽.
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机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122-1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刘哲.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51-53.
被引量:34
2
罗杜宇,李哲林.
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07(3).
被引量:24
3
于江.
在制图课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85-85.
被引量:4
4
冯丽萍.
高职《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05(8):19-20.
被引量:3
5
贾健明,陈黎敏.
高职《公差》课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50-52.
被引量:13
6
范强,刘浩亮.
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科技信息,2007(20):266-266.
被引量:17
7
杨昌义.般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2007.
8
赵志群.
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一)[J]
.职教论坛,2008,24(2):1-1.
被引量:163
9
赵志群.
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二)[J]
.职教论坛,2008,24(4):1-1.
被引量:61
10
李磊.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3):3-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4
1
罗粤.
引入工作任务 做到学以致用[J]
.科技风,2010(5):23-24.
2
贾杏.
基于工作过程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
.装备制造技术,2009(1):139-140.
被引量:22
3
陈艳芳.
简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的改革[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7):178-179.
4
马丽霞,孙志平,郭华东.
基于工学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精品课程的开发[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23):42-44.
被引量:12
5
张莉,江道银.
《公差配合与检测》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0):154-154.
6
朱航科.
基于工作过程的《公差配合与机械测量》教学情境设计[J]
.装备制造技术,2010(8):194-195.
被引量:1
7
汪小艳.
任务驱动法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136-136.
被引量:1
8
韩丽华.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于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开发研究[J]
.科技信息,2012(11):334-334.
被引量:3
9
郑颖.
浅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6):43-43.
10
包玉花,杜成名,任艳.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教学设计[J]
.才智,2009,0(30):75-76.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杨琼,陈智刚.
信息化教学在《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长江技术经济,2019,3(S01):162-164.
被引量:7
2
马丽霞,孙志平,郭华东.
基于工学结合的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精品课程的开发[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23):42-44.
被引量:12
3
杨小燕,关琦.
以制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5):86-88.
4
张莉,江道银.
《公差配合与检测》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0):154-154.
5
朱航科.
基于工作过程的《公差配合与机械测量》教学情境设计[J]
.装备制造技术,2010(8):194-195.
被引量:1
6
孙志忠,汪治鹏.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23(5):192-194.
被引量:13
7
宋群玲.
基于工作过程“有色金属塑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115-115.
被引量:3
8
韩丽华.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于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开发研究[J]
.科技信息,2012(11):334-334.
被引量:3
9
黄丽芳.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开发[J]
.大众科技,2012,14(6):232-233.
被引量:3
10
韩凤霞.
公差教学中引入机床几何精度检验的研究与实施[J]
.职业教育研究,2012(7):105-106.
被引量:1
1
付桂兰.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50-50.
被引量:3
2
谭香玲,廖友军.
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化教学初试[J]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67-68.
被引量:2
3
谭湘莲.
浅谈高职院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2012(23):79-79.
被引量:1
4
卢霞.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
.职业教育,2013,12(24):67-68.
被引量:4
5
李磊.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3):3-4.
被引量:17
6
袁仕清.
行动导向教学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运用[J]
.职教通讯,2015(30):44-47.
被引量:3
7
黄丽芳.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开发[J]
.大众科技,2012,14(6):232-233.
被引量:3
8
王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4):86-86.
被引量:1
9
石玉娥,王宇飞,董大维.
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34):151-151.
10
胡秀莲.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J]
.课外阅读(中下),2012(22):28-28.
辽宁高职学报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