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陕北苦荞的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应用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苦荞麦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特殊保健功能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对陕北苦荞的资源开发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
段志龙
王常军
张忠义
韩芳
魏延凤
机构地区
陕西省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9期75-76,139,共3页
关键词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苦养麦
营养成分
开发应用
分类号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11
1
郎桂常.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应用[J]
.中国粮油学报,1996,11(3):9-14.
被引量:83
2
吴权明,冉龙贵.
陕北丘陵沟壑区种植业的结构调整[J]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6):7-11.
被引量:3
3
张璟,欧仕益.
荞麦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0(11):44-45.
被引量:72
4
郭梅.
苦荞麦的营养及保健作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2,13(1):30-32.
被引量:9
5
赵钢,唐宇,马荣.
苦荞麦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J]
.农牧产品开发,1999(7):17-18.
被引量:70
6
孙王平,李慧娟.
水热处理后荞麦抗性淀粉的特殊效用[J]
.粮油食品科技,1998,6(6):38-38.
被引量:3
7
徐嘉生,张太生,郭玉刚.
苦荞麦粉临床疗效实验及其保健功能概述[J]
.食品工业科技,1999,20(S1):61-64.
被引量:8
8
张振福,罗文森.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与特殊功能[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2):40-41.
被引量:39
9
吴建平.
抗消化淀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25(2):66-70.
被引量:14
10
曹实.
苦荞麦资源利用前景广阔——开发利用阶段性成果通过部级鉴定[J]
.食品科技,1990,15(2):46-4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郎桂常.
苦荞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应用[J]
.中国粮油学报,1996,11(3):9-14.
被引量:83
2
赵钢,唐宇.
同源四倍体苦荞新品系与原种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J]
.科技通报,1994,10(5):321-325.
被引量:18
3
杜敏,南庆贤,龚海岩,李兴民.
双歧杆菌及其保健机理[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5,21(2):81-83.
被引量:60
4
徐庭灿,王正杲.
发展小流域经济的实践与思考──振兴水土流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J]
.水土保持通报,1995,15(2):1-5.
被引量:6
5
王继军,赵昭霞,李桂丽,杨新成.
再论商品型生态农业[J]
.水土保持通报,1995,15(4):16-19.
被引量:8
6
佟屏亚.
确立玉米在饲料中的主导地位[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5,17(3):24-27.
被引量:56
7
赵钢,唐宇,郭灵安.
荞麦生产的巨大潜力[J]
.大自然探索,1990,9(3):61-65.
被引量:8
8
欧仕益,高孔荣.
膳食纤维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2):39-40.
被引量:64
9
廖启成.-[J].食品工业(台湾),1998,(2):1-1.
10
黄琼萱.-[J].食品工业(台湾),1992,(12):24-24.
共引文献
255
1
尹桂芳,李春花,孙道旺,卢文洁,王艳青,王莉花.
苦荞麦不同部位干燥后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及薄壳性状关联SSR引物筛选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69-73.
2
韦汉群.
荞壳平菇菌糠在建昌黑山羊饲料中的应用研究[J]
.畜禽业,2007,18(10):65-66.
被引量:3
3
宋莲军,赵秋艳,乔明武,王惠荣.
高含量荞麦面条的品质改良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2):28-29.
被引量:30
4
刘玮,孙爱景,张劲松,刘丽颖.
米粉面包生产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z1):108-111.
被引量:11
5
李志西,杜双奎,于修烛,张莉,李彦萍.
荞麦粉工艺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8-10.
被引量:6
6
贾玮玮,刘敦华.
宁夏荞麦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09,9(1):1-4.
被引量:10
7
董然,刘松,富力,李春林.
三种野菜罐藏制品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3):74-76.
被引量:3
8
吉日木图,达布希拉图.
内蒙荞麦粉营养价值与加工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67-169.
被引量:5
9
罗光宏,杨生辉,祖廷勋,陈天仁,王丹霞,王彩斌.
甘肃中部干旱区苦荞营养及强化螺旋藻挂面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70-173.
被引量:3
10
肖春玲.
苦荞麦方便面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0):184-186.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79
1
杨敬东,邹亮,赵钢.
提高苦荞茶保健成分的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07(1):29-29.
被引量:1
2
花旭斌,刘平,肖诗明.
菊花型清香苦荞茶的研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19-22.
被引量:5
3
万素梅,胡守林,张波,黄庆辉,王龙昌.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1):14-17.
被引量:35
4
王毅,齐红霞,谷斌斌,黄伟,赵红光.
苦荞麦蛋白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4-5.
被引量:18
5
王红育,李颖.
荞麦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食品科学,2004,25(10):388-391.
被引量:139
6
刘萍,张东送,吴雅静.
我国苦荞麦的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食品科学,2004,25(11):361-363.
被引量:23
7
吕娟.
苦荞麦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J]
.农牧产品开发,1995(11):7-9.
被引量:8
8
闫泉香,徐峰.
苦荞黄酮对缺氧小鼠脑组织MDA含量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4):33-33.
被引量:3
9
薛长勇,张月红,刘英华,郑子新,张荣欣,景洪江,张永.
苦荞黄酮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途径[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5):111-113.
被引量:40
10
边俊生.
几种苦荞产品的加工与利用[J]
.农产品加工,2006(1):28-2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韩有生,段志龙.
延安苦荞麦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开发利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1(9):21-23.
被引量:1
2
唐丽华,王登良.
苦荞茶的功能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2011(6):15-17.
被引量:3
3
段浩平,张冬英,龚舒静,秦向东.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3):1260-1263.
被引量:14
4
徐松鹤,赵博洋.
不同缓释肥配施对荞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2020,48(4):67-70.
被引量:7
5
黄军德.
苦养枸杞茶的营养价值及工艺开发利用[J]
.中国食品工业,2020(12):86-87.
6
李兴美,陈茜,钟孟淮,何勇,田松军,周艳萍,蔡阅.
苦荞麦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测定及对比分析[J]
.饲料研究,2022,45(13):111-113.
被引量:3
7
严泽,杨玉婷,巴宗,曹杨春,何红梅,叶正荣,扎西桑布,张海芳.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不同苦荞品种营养成分检测分析[J]
.西藏农业科技,2023,45(1):10-13.
被引量:1
8
邹妍,董楠,石冰艳,卢扬.
辛烯基琥珀酸苦荞糊精酯自聚集特性研究[J]
.食品科技,2023,48(7):242-248.
9
邹妍,董楠,石冰艳,杨文凤,卢扬.
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对姜黄素增溶效果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24,37(3):63-67.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罗蓉.
甘洛县黑苦荞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40-341.
被引量:4
2
游晶,庄林,马永良,李云丽,卢绍蓉,曹云峰.
小儿病毒性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2):131-133.
被引量:1
3
蔡德所,许文年,罗先启.
三峡工程左岸开挖卸荷对3号机组坝段坝基岩体的影响[J]
.水力发电,2000,26(3):14-17.
被引量:1
4
王静波,赵钢,赵江林,彭镰心,邹亮,向达兵.
苦荞发芽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黄酮合成动态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0):112-115.
被引量:6
5
段浩平,张冬英,龚舒静,秦向东.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3):1260-1263.
被引量:14
6
艾小钰,高玮,黄霞,吕都,张志清.
不同茶饮产品的抗氧化能力分析及感官评价[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20):164-167.
被引量:9
7
孙艳,杨志伟.
火龙果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J]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1001-1008.
被引量:10
8
李会端,余建中,杨光兴,广国安.
云南苦荞茶传统与微波冲泡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比较[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168-174.
被引量:2
9
周小理,王越,赵燊,周一鸣,王宏,侍荣华,肖瀛.
苦荞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血脂代谢及组织氧化还原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8,39(3):188-192.
被引量:15
10
王珊,杨天予,朱佳莉,马挺军.
基于脂肪酶活力的荞麦发酵工艺优化[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33(3):93-98.
1
李明霞,白岗栓,闫亚丹,耿桂俊,杜社妮.
山地苹果树更新修剪对树体营养及生长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11,38(1):139-144.
被引量:47
2
白岗栓,张占山,李志熙.
仁用杏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2):75-78.
被引量:4
3
马光亮,王 晓,钱卫东.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2,26(1):82-84.
被引量:11
4
吕薛锋.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植物选择[J]
.陕西林业科技,2016,40(2):67-69.
5
赵文武,吕一河,郭雯雯,徐广才.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ND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12-114.
被引量:10
6
马玉玺,杨文治,杨新民.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剌槐林水分生态条件及生产力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1990,10(6):71-77.
被引量:19
7
汪有涛,任小平,高炜,白岗栓,许明祥.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探索[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6):259-262.
被引量:3
8
陈宇飞,杨柳.
丁香、苦荞麦及蒲公英的复配抑菌作用[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14):443-443.
9
白生堆.
刺槐细根面积的动态变化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12,36(5):15-19.
10
李凤霞.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杂粮资源优势及产业开发[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0):11-13.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