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的"温室气体",或者如Arrhenius所称的"hothouse"气体,并不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唯一影响辐射的物质。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凝结小粒子构成的"气溶胶"除了对红外辐射有一小部分吸收外,还对气候有很严重的影响。形成工业地区烟和霾的粒子有两种产生源:燃烧释放的烟和大气化学反应生成物,例如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气溶胶对地球热平衡的直接作用是将太阳辐射反射出去,其间接作用是作为云的凝结核。增加这些凝结核会导致云反射率的增加,这是Arhenius 曾讨论过的一个很重要的气候决定因子。此外,气溶胶还可以影响云的生命期,从而影响地球云盖量——Arrhenius提到的"云况"(nebulosity)。一个附加的直接影响是不管在晴天或有云天气下,气溶胶中的黑色煤烟都对光有吸收作用。尽管对于气溶胶的这些影响的定量估计只是在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但对其在气候中的作用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观测,尤其是对古代强火山爆发后出现大尺度降温的观测。有趣的是其中的一些较早的关键性研究也是在瑞典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Angstrom和Bergeron的工作。当前的看法是:人为气溶胶有冷却作用,但其全球平均意义下的作用与人为温室气体的影响相比是比较小的,并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差别。所以这两种作用没有简单的对消效应。木文将回顾气溶胶对气候直接影响的认识和定量研究的发展历史。重点放在定量研究温室气体和人为硫酸盐气溶胶影响的类似方法的比较上,因为这两项研究都是从瑞典发展起来的,虽然它们距今几乎有一个世纪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