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储采比与递减率理论关系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储采比与递减率是油田开发的两个重要指标,从储采比与递减率的定义出发,简单的分析了可采储量在不变和变化情况下的储采比变化公式。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储采比变化规律。
作者
柳迎斌
刘野
穆淑英
韩雪
机构地区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3期140-141,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储采比
递减类型
可采储量
分类号
TE3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赵庆飞,陈元千.
确定油气田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J]
.油气采收率技术,2000,7(4):39-41.
被引量:6
2
阎存章,李秀生,吴晓东,李文兴.
对保持油田合理储采关系的几点认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2):96-98.
被引量:14
3
陈淦,杨新玲.
关于储采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5):350-354.
被引量:7
4
陈元千,赵庆飞.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J]
.断块油气田,1999,6(6):23-26.
被引量:23
5
王凤兰,石成方,王天智,田晓东,姜祥成,兰丽凤.
结构储采比理论及喇萨杏油田储采比变化分析[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82-84.
被引量:8
6
马名臣.
油田储采比与产量递减率及稳产年限的关系[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79-80.
被引量:20
7
赵庆飞.
世界储采比的分析与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6):60-63.
被引量:17
8
赵庆飞,陈元千.
关于经济极限储采比的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03,10(1):36-39.
被引量:3
9
王天智,田晓东.
不同递减条件下储采比变化分析[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1):31-32.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马名臣.
油田储采比与产量递减率及稳产年限的关系[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79-80.
被引量:20
2
胡建国,陈元千,张盛宗.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J]
.石油学报,1995,16(1):79-87.
被引量:116
3
陈元千,胡建国.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J]
.新疆石油地质,1995,16(3):250-255.
被引量:99
4
胡建国.
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解释的新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1995,16(2):153-159.
被引量:5
5
陈元千,胡建国,张栋杰.
Logistic模型的推导及自回归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1996,17(2):150-155.
被引量:114
6
陈元千 胡建国 等.Logistic模型的推导与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96,17(2).
7
陈元千,袁自学.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模型[J]
.石油学报,1997,18(2):84-88.
被引量:53
8
李从瑞,陈元千.
预测产量及可采储量的广义数学模型[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25(4):38-41.
被引量:28
9
计秉玉.
油田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综述[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18(2):19-22.
被引量:57
10
陈元千,赵庆飞.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J]
.断块油气田,1999,6(6):23-26.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61
1
马洪志.
川口油田递减规律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18):122-125.
被引量:1
2
高文君,王谦,徐冰涛.
油气田合理储采比的确定及应用[J]
.吐哈油气,2002,7(4):326-329.
被引量:5
3
王凤兰,石成方,王天智,田晓东,姜祥成,兰丽凤.
结构储采比理论及喇萨杏油田储采比变化分析[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82-84.
被引量:8
4
曲艳玲,杨昱杰.
小层剩余油定量化分析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2):37-40.
被引量:14
5
陈光耀,叶聿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创矿业发展新局面[J]
.国土资源通讯,2005(13):42-42.
6
程仲平,杨纯东,刘绪礼,王胜义,刘秀婷.
辽河油区储采比与递减率关系研究及探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5):38-40.
被引量:5
7
苑丽.
冷家油田储采比与递减率关系及合理性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05,12(6):33-36.
被引量:4
8
张雄君,李春兰.
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储采比变化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6):24-28.
被引量:5
9
曾祥平,杨海中,王宏,姜开惠.
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调整中的运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5):614-617.
被引量:27
10
田晓东,邵宪志,王天智,张继风.
油田开发指标结构分析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3):47-50.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23
1
万吉业.
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储量—产量”的控制预测与评价系统[J]
.石油学报,1994,15(3):51-60.
被引量:12
2
马名臣.
油田储采比与产量递减率及稳产年限的关系[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79-80.
被引量:20
3
苑丽.
冷家油田储采比与递减率关系及合理性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05,12(6):33-36.
被引量:4
4
胡丹丹,唐玮,白喜俊,常毓文.
储采比变化规律及其在中长期规划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5):125-128.
被引量:7
5
蒋红玲,卢鹏海.
利用储采比与储采平衡率确定油田产量[J]
.吐哈油气,2008,13(1):25-27.
被引量:7
6
凡哲元.
油田储量替代率与稳产的关系[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4):78-80.
被引量:7
7
何蓉霞.
储量替代率和储采比的研究现状[J]
.石油科技论坛,2009,28(3):54-56.
被引量:11
8
赵明,罗波,宋辉,翟广红,朱敏.
合理储采比在油田开发规划中的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7-19.
被引量:4
9
赵庆飞,凡哲元,魏海峰.
储采比与油田稳产关系--以中石化探区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4):511-516.
被引量:9
10
陈元千,赵庆飞.
油气田储采比变化关系的研究[J]
.断块油气田,1999,6(6):23-26.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
1
蒋百召.
浅析油田储采比和递减率的关系[J]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20,10(11):1025-1031.
1
金佩强,张克友.
美国的储采比[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1,10(1):71-74.
被引量:4
2
张克有,马新新.
苏联的储采比[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1,10(1):75-78.
被引量:12
3
1970~2010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产量及储采比[J]
.世界石油工业,2012(3):66-66.
4
李干佐,徐健.
国内三次采油情况介绍[J]
.日用化学工业信息,2001(13):1-18.
5
钟德康.
油田产量递减公式的探讨和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17(6):49-57.
被引量:3
6
近10年世界油气储量变化情况[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2006(4):119-119.
7
李明亮.
关于减缓油田产量递减速度的几点思考[J]
.石化技术,2016,23(11):288-288.
8
盖建.
基于水驱特征曲线确定油田综合递减规律[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33(5):1-4.
被引量:1
9
陈元千,王孝金,程继蓉,饶良玉.
适用于海外合作开发油田预测可采储量、产量和储采比的方法[J]
.中国海上油气,2011,23(6):380-383.
被引量:9
10
范光军.
动态法评估原油证实已开发储量的几点思考[J]
.石油知识,2016(3):54-56.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