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中实践的意义和可行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协商民主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形式。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出现了协商民主的许多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在弄清源于西方的协商民主与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实践的意义与可行性。
作者
马俊华
刘东伟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出处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3-35,共3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农村基层民主
意义
可行性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姜裕富.
村民决策中的协商程序——以浙江省衢州市“民主决策五步法”为分析背景[J]
.调研世界,2006(10):34-37.
被引量:4
2
王道坤.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39-45.
被引量:53
3
吴乐珍.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浙江社会科学,2005(1):220-222.
被引量:19
4
谢庆奎.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论温岭市的“民主恳谈”[J]
.浙江社会科学,2003(1):16-21.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朱勤军.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
.政治学研究,2004(3):58-67.
被引量:130
2
陈剩勇.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
.浙江社会科学,2005(1):28-32.
被引量:251
3
叶小文.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J]
.中国宗教,2005(6):10-13.
被引量:5
4
徐勇.
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J]
.学习与探索,2005(4):61-67.
被引量:131
5
郁晓晖,张海波.
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
.中国农村观察,2006(1):46-56.
被引量:77
6
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2004..
7
.[N].《学习时报》,2002年1月7日.
8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155.
9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与创新--温峤镇深化"民主恳谈"活动资料汇编》.
10
中共松门镇委、松门镇人民政府:《民主恳谈--温岭市松门镇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8月.
共引文献
90
1
周薇.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表现及其思考[J]
.学术论坛,2008,31(1):37-40.
被引量:7
2
刘冀瑗.
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J]
.长白学刊,2008(3):113-118.
被引量:5
3
陈立君.
散居地区民族教育工作者如何传承民族文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4):84-85.
4
秦绪娜.
中外协商民主研究的差异分析[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5):174-176.
被引量:1
5
梁晓宇.
人民政协与'和合'文化[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11-13.
被引量:1
6
张伟.
论李瑞环对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与完善[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7
周敏凯.
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构成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理论思考[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2(6):23-27.
8
牟广东.
人民政协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7,0(4):30-33.
被引量:1
9
庄德水.
政府创新:社会资本视角[J]
.公共管理学报,2006,3(2):34-39.
被引量:11
10
彭正德.
民主执政趋势与党的执政方式分层创新[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5):58-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陈家刚.
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比较的视野[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21-29.
被引量:49
2
陈家刚.
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7(3):54-60.
被引量:362
3
李龙.
论协商民主——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说起[J]
.中国法学,2007(1):31-36.
被引量:53
4
[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24,导言5,51,305.
5
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9.
6
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北京:光明日报,2013-11-15,(3).
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Z].2007.
8
韩振峰.怎样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3-12-16.
9
侯东德,李俏丽.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程序之维[N].重庆政协报,2013-08-09(04).
10
叶小文,张峰.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N].光明日报,2013-12-23(01).
引证文献
1
1
侯东德,李潇潇.
发展协商民主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析论[J]
.理论导刊,2015(4):13-1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任恒伟.
新形势下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几点思考[J]
.晋阳学刊,2016(1):141-145.
被引量:2
2
李书省.
契合与互动: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的关联性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20(1):104-108.
被引量:1
3
张仲涛,宋卫佳.
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研究进展[J]
.社会治理,2018(2):36-46.
被引量:1
4
马奔,叶紫蒙.
我国新时代协商民主研究的主要趋势[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4):91-97.
被引量:3
5
吴伟,吴向伟.
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路径[J]
.党政研究,2020,0(2):71-78.
被引量:13
6
王一丹.
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语境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J]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5):22-28.
被引量:1
1
马俊华,刘东伟.
论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中实践的意义和可行性[J]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27-29.
被引量:2
2
杨浩.
浅谈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J]
.商情,2010(30):147-148.
3
周艳,王秀艳.
合同解释对审判实践的意义[J]
.行政与法,1998(6):34-35.
4
程信和.
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J]
.南方经济,2000,29(10):32-33.
5
张铭.
中国加入WTO对“一国两制”实践的意义[J]
.党政干部论坛,2000(6):16-17.
6
张铭.
走向WTO的中国:[入世]对[一国两制]实践的意义[J]
.决策咨询(安徽),2000(2):30-32.
7
许小莲,廖珩.
行政法三大基础理论比较分析[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3):23-25.
被引量:5
8
本刊评论员.
必须充分认识群众实践的意义[J]
.工会博览,2013(21):1-1.
9
刘庆林.
怎样对待刑事案件的被告人[J]
.法学研究,1956(3):47-51.
被引量:1
10
李坤,王秀阁.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12-15.
被引量:1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