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说茶叶感官审评与误差控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为了规范、加强市场监管,实施QS准入制度,进行了评茶员资质认证。从这几期培训班交流信息中总结梳理发现,茶业"科普创新"凸显重要,特别是参加一些名优茶评选活动感触颇深,就茶叶质量审评技术误差问题作一些剖析,试着再论述审评与误差控制。
作者
蒋建明
机构地区
黄山茶业学校
出处
《广东茶业》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Guangdong Tea Industry
关键词
审评
误差
控制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6
1
陈睿.
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及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31-1033.
被引量:78
2
肖璞,孙素琴,周群,王晶,吴方迪.
不同厂家葡萄酒的红外光谱无损快速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1):1352-1354.
被引量:20
3
王振忠.
安溪铁观音简介[J]
.茶叶科学技术,2004(4):28-30.
被引量:5
4
单虹丽,唐茜.
茶叶贮藏过程中含水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1):58-60.
被引量:27
5
郭丽艳,刘刚,宋鼎珊,刘剑虹,周翊兰,欧家鸣,孙世中.
黑木耳、银耳、黑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48-50.
被引量:9
6
陈洪德,陈清宝,张明泰.
安溪县不同地域铁观音茶采制及品质差异[J]
.中国茶叶加工,2005(2):40-41.
被引量:6
7
邓月娥,牛立元,孙素琴.
植物油红外光谱特性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3(3):66-69.
被引量:19
8
冯宇,顾小红,汤坚,陈尚卫.
中红外光谱与模式识别相结合鉴别茶叶种类[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2):7-11.
被引量:18
9
詹梓金.
浅谈安溪铁观音的社会和諧与自然和諧[J]
.福建茶叶,2007,30(2):39-40.
被引量:1
10
孙帆,施学勤.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设计[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35(8):124-126.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
3
1
张伟,师大亮.
焙火工序对传统铁观音茶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9):1288-1290.
被引量:11
2
潘玉成,叶乃兴,潘玉华,赵仕宇.
坦洋工夫红茶品质评定的BP神经网络模型[J]
.中国茶叶加工,2015(2):9-13.
被引量:3
3
梁奇峰,侯红娜.
红外光谱多级鉴别不同种类的茶叶[J]
.广州化工,2016,44(1):119-1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朱作春,汤一,潘蓉,胡书琴.
升温速率对龙井茶烘焙提香品质效果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9(4):435-443.
被引量:7
2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
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4,34(1):9-20.
被引量:51
3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4(3):1-5.
被引量:27
4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1):1244-1247.
被引量:8
5
葛俊苗,宋益善,李燕,马晨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2017,44(2):54-55.
被引量:9
6
吴金春,姜丹.
关于茶叶感官审评工作中的一点看法和建议[J]
.贵州茶叶,2016,44(3):1-3.
7
陈长水,师星哲,李谦,刘兆伟.
槠叶种新鲜茶树叶的拉曼光谱检测[J]
.量子电子学报,2017,34(5):513-517.
被引量:2
8
毛阿静,宁井铭,宛晓春.
焙火工艺对黄大茶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J]
.茶业通报,2018,40(3):119-124.
被引量:3
9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7,37(3):266-272.
被引量:25
10
彭清维,刘芸,于建成,魏晓楠,唐延林.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湄潭翠芽等级判别[J]
.茶叶科学,2017,37(5):458-464.
被引量:7
1
蔡立旺,周步海,潘群斌,戚永奎,陈建平.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有关问题的探讨[J]
.江西棉花,1996,18(4):10-12.
被引量:1
2
秦留良,曹爽.
论玉米的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7):416-416.
3
王晓洁,房黎明.
“雷沃谷神杯”玉米机收状元评选启动[J]
.农机市场,2010(12):35-35.
4
王晓洁,房黎明.
“雷沃谷神杯”玉米机收状元评选助推玉米收获机械化[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10(12):38-38.
5
张欣荣.
浅谈甘薯区域试验的误差控制与田间试验设计[J]
.上海农业科技,2017(1):69-70.
被引量:2
6
鲁运江,胡世永.
论苎麻田间试验方法的准误差及对策[J]
.中国麻作,1999,21(4):16-19.
7
朱波,李茂辉,闫峰.
再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0):116-116.
8
郭兆熊.
60年的“新产品”——再说新型肥料[J]
.中国农资,2014(3):4-4.
9
刘宝顺,刘欣,刘仕章,潘玉华.
武夷岩茶感官审评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2016(5):38-40.
被引量:8
10
王希.
美国EPA提高对农药使用者的要求[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7,38(4):57-57.
广东茶业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