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青蒿鳖甲汤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青蒿鳖甲汤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发热证候的病证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笔者认为,因其药理作用具有多样性,该方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方剂。本文从方源、立义、配伍、临床运用、药理作用等方面对青蒿鳖甲汤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方的研究和开发进行了展望。
作者
朱建光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光明中医》
2008年第9期1391-1392,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热自阴来
《温病条辨》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30
1
清·吴鞠通.增补评注温病条辨[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13
2
罗文纪.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血液病临床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9):590-591.
被引量:1
3
张霆.
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癌癌性发热经验撷菁[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566-567.
被引量:7
4
黄礼明,胡莉文,陈怡宏,丘和明.
青蒿鳖甲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193-194.
被引量:18
5
黄礼明,胡莉文,丘和明.
丘和明教授以青蒿鳖甲汤治疗血液病验案[J]
.新中医,2004,36(7):7-8.
被引量:8
6
吴国水,许焕建.
术后常见不适症状的中医辨证治疗[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7):1715-1716.
被引量:2
7
张绍东,谭远超,徐卫国,王建华.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脊髓损伤后发热8例报告[J]
.中医正骨,2000,12(3):12-12.
被引量:8
8
陈庆华.
青蒿鳖甲汤治疗肛肠病术后发热[J]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17-18.
被引量:8
9
刘宪峰,王秀英.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8例[J]
.光明中医,2006,21(8):44-44.
被引量:9
10
钟嘉熙,黎壮伟.
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考辨[J]
.中医药学刊,2005,23(2):221-221.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陆茵,陈文星,常在,孟政杰.
探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方法[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6):321-323.
被引量:8
2
张声鹏,赖天松.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浅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6):56-57.
被引量:7
3
严永清.
中药复方中物质基础的增效因素[J]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2):17-20.
被引量:20
4
谭齐贤,刘希光.
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意义[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7):377-377.
被引量:1
5
金树根,任家潍,王灵台,夏炎兴,陈建杰.
柔肝抗纤方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4):12-15.
被引量:34
6
刘喜平,李沛清,李娟.
复方配伍研究对中药新药研发的启示[J]
.中成药,2005,27(5):589-591.
被引量:8
7
陈力真,冯杏婉,周金黄.
地黄多糖b对荷肉瘤180小鼠T-淋巴细胞的作用(英文)[J]
.中国药理学报,1995,16(4):337-340.
被引量:10
8
魏咏梅.
13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热临床分析[J]
.肝脏,2005,10(3):247-248.
被引量:3
9
叶维法 钟振义.肝病治疗学(第2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48,49.
10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1.
共引文献
127
1
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范永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治疗不同阶段证型特点的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9,37(6):59-61.
被引量:9
2
吴毛,王建伟,马勇,黄桂成.
中医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J]
.河南中医,2004,24(8):83-84.
被引量:6
3
曹克强.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阻型长期发热38例[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6(4):384-385.
被引量:5
4
吴叶宽,李隆云,钟国跃.
青蒿的研究概况[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2):58-65.
被引量:125
5
赵霞,赵烨,朱国强.
中药在治疗肺结核中的作用及地位[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6):506-507.
被引量:29
6
窦志华,丁安伟,罗琳.
鳖甲及其复方抗肝纤维化研究概况[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22-2224.
被引量:5
7
武卫红,温学森,赵宇.
地黄寡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6,29(5):507-510.
被引量:34
8
来丽娜,方步武.
青蒿琥酯抗牛血清白蛋白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35-37.
被引量:14
9
刘希霞.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近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57-58.
10
姜宏伟.
单味鳖甲治疗肝炎肝硬化30例[J]
.临床医学,2007,27(6):93-94.
被引量:38
同被引文献
116
1
陈毅平,牛晓静,陈双英.
芒果苷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
.华西药学杂志,2008,23(3):359-361.
被引量:10
2
梁爱枝.
青蒿鳖甲汤临证应用四则举隅[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
被引量:3
3
高锦红.
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669-671.
被引量:12
4
卢端萍,王勇.
地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4,16(3):23-26.
被引量:34
5
黄礼明,胡莉文,丘和明.
丘和明教授以青蒿鳖甲汤治疗血液病验案[J]
.新中医,2004,36(7):7-8.
被引量:8
6
张大旭,张娅婕,甘振威,马萱钺.
鳖甲提取物抗疲劳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7):834-834.
被引量:17
7
任兴昌,黄雅萍,吴丽娟,仇玲玲,赵在秋.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及细胞学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0):905-906.
被引量:36
8
钟嘉熙,黎壮伟.
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考辨[J]
.中医药学刊,2005,23(2):221-221.
被引量:9
9
邱建国,路兰英.
用一步制粒机制备贞芪扶正颗粒[J]
.中成药,2004,26(12):1094-1094.
被引量:5
10
巩聿清,武玉锦.
鱼腥草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5,14(3):73-74.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6
1
杨毅,梁栋,迟均敬.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探讨[J]
.河北中医,2010,32(2):208-210.
被引量:12
2
孙丹.
李新民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验案二则[J]
.吉林中医药,2011,31(3):250-250.
被引量:2
3
白俊杰,陈子杰,刘永刚,翟双庆.
从《内经》药味理论认识“十八反”“十九畏”配伍[J]
.吉林中医药,2011,31(3):255-257.
被引量:2
4
于宏波.
阴虚内热证中医诊治概要浅谈[J]
.光明中医,2013,28(9):1918-1919.
被引量:2
5
李丽.
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体会[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133-134.
被引量:5
6
孙志刚.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血液病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81-182.
被引量:3
7
王佳雯,翟永松,王满元,孔爱英,龚慕辛,仇峰.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7):95-98.
被引量:22
8
赵婉华,李新民.
青蒿鳖甲汤治疗小儿低热验案二则[J]
.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0):47-48.
被引量:3
9
王远苹,余楚钦,杨怡,林华庆.
蒿甲虚热清颗粒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药业,2017,26(3):8-11.
被引量:4
10
宗晓明.
中药免煎剂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96例[J]
.现代中医药,2018,38(6):3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刘进哲,胡喜姣,王亚文,刘丽.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血清sICAM-1、TGF-β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43-47.
被引量:6
2
李跃进.
无毒芳基wong盐—紫外光固化涂料组成物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J]
.油墨,2000(2):4-6.
3
陆洪宁.
肉芽肿性乳腺炎现代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2,34(10):1567-1569.
被引量:2
4
胡可可,刘义武.
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9例[J]
.临床军医杂志,2013,41(2):209-210.
被引量:8
5
苏洁,陈素红,吕圭源,黄敏聪,方慧,牟秀华.
菊花不同提取部位对肺阴虚模型大鼠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3):70-73.
被引量:6
6
王欢,肖启华,李燕茹.
高温作为阴虚证危险因素的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9):27-28.
7
丁志明,王军.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2014,31(10):638-640.
被引量:3
8
陈祖明,李新民.
李新民用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验案2则[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7):112-112.
被引量:5
9
柴旭亚,贾建东.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8):183-185.
被引量:5
10
陈露,孔天东,姚丽鸽,周寒丽,曲晓晓,张玉洁.
肿瘤深部热疗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75-76.
被引量:3
1
王付.
乳房胀痛(气郁证)妙方四逆芎芥散[J]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6,21(17):58-58.
2
周俊青.
特定穴在脏腑病证治疗中的应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1):56-57.
被引量:5
3
李俊,赵吉平.
命门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53-553.
被引量:2
4
秦祥仁,向仕英.
热入血室病证治疗点滴[J]
.广西中医药,1995,18(2):36-37.
5
元颖.
论《金匮要略》病证治疗中“汗法”的应用[J]
.中医药研究,2001,17(1):4-5.
被引量:1
6
聂丹丽.
补中益气汤新用[J]
.陕西中医,2002,23(9):846-847.
7
付春梅,杨文君,张玮玮.
半夏厚朴汤在失眠病证治疗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临床,2015,22(4):43-44.
被引量:2
8
许爱英,张养生,林洁.
以方为例谈谈气虚质病证的治疗[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6):6-7.
被引量:2
9
郑波,安鹏,肖洋,陈学彬.
仲景水气所致病证治疗浅论[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2):19-20.
被引量:2
10
魏昌景.
谈眩晕病证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23-23.
光明中医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