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4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共2页
Tourism Tribune
同被引文献62
-
1明庆忠,陈英.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旅游研究,2009,1(1):32-38. 被引量:16
-
2方增福.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0,16(6):25-27. 被引量:9
-
3邓运员,刘沛林.GIS与RS技术在区域旅游规划制图中的应用——以衡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89-93. 被引量:9
-
4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82-84. 被引量:15
-
5孙翠芳.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视角(下),2009,0(7):50-52. 被引量:6
-
6陈国生.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旅游科学,2004,18(3):70-73. 被引量:17
-
7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5):130-134. 被引量:21
-
8王莉.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初探[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5(3):41-43. 被引量:4
-
9赵荣,郑国.论区域旅游规划中的景观文脉整合[J].人文地理,2002,17(4):89-91. 被引量:35
-
10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19(6):53-59. 被引量:88
二级引证文献23
-
1赵伟.基于第三方介入的乡村旅游地规划[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4):68-71.
-
2李乐,张凤荣,关小克,曲衍波,姜广辉.基于规划导向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及模式[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337-343. 被引量:44
-
3田振圣,门明新,张鑫,霍习良.基于支撑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类[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271-277. 被引量:1
-
4刘倩如,何成.搭建合理课程框架培养多样性风景园林人才--风景园林专业“旅游策划规划”课程简析[J].城市建筑,2014,0(32):239-239.
-
5赵宇雯,杨育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乡村旅游规划游客满意度研究——以陕西户县东韩村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4):72-76. 被引量:4
-
6张毅,吴乐知,张锦.黄石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0(03X):136-138.
-
7韩富贵.论西藏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J].山西农经,2020(7):88-89.
-
8李锦.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和社区分享型文化体验[J].中国藏学,2021(4):36-42. 被引量:4
-
9陈东军,钟林生,樊杰,虞虎,杨定,曾瑜皙.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评价与结构分析[J].地理学报,2022,77(1):196-213. 被引量:20
-
10余正勇,陈兴.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研究:阶段趋势、研究议题、评述与展望[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2):144-148. 被引量:2
-
1关于做好价格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四川物价,2013(1):27-28.
-
2吴志旭,张雅燕.千岛湖旅游产业对环境的影响[J].环境与开发,2000,15(2):14-15. 被引量:5
-
3黄刚,徐学浩,杨茗涵,刘妮,卢振峰.物联网技术在流域环境风险中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6(7):83-85.
-
4胡文海.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5):48-50. 被引量:1
-
5王程,薛达元.湖北省宣恩县生态区划与旅游发展规划[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284-287. 被引量:2
-
6薛兵旺,黄美忠,王康生,陈靖.文化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大观周刊,2013(9):176-177. 被引量:2
-
7BaerbelKraemer,蔡笛.减少游船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影响[J].产业与环境,2002,24(3):37-37.
-
8南辰.公路收费年限不是橡皮筋[J].瞭望,2013(21):48-48.
-
9朱同林.池州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探讨[J].池州师专学报,2004,18(5):24-26. 被引量:1
-
10邵小慧.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09(1):5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