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同被引文献73
-
1加藤三由纪,高捷.关于《三里湾》的评价[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0(2):93-96. 被引量:8
-
2藤井省三,贺昌盛.日本人对现代中国的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阅读史[J].扬子江(评论),2010(4):17-22. 被引量:8
-
3刘成才,范钦林.日本学者赵树理研究的生命情怀与方法论意义[J].文学评论丛刊,2013(1):140-147. 被引量:2
-
4程光炜.论50~7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185-202. 被引量:6
-
5旷新年.人民文学:未完成的历史建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21-29. 被引量:22
-
6董之林.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06(4):153-166. 被引量:36
-
7徐德明.赵树理小说与“农村工作”意识形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4):42-48. 被引量:3
-
8铃木将久.竹内好“国民文学论”与中国人民文学的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22-24. 被引量:3
-
9张黎.赵树理的双向民间立场及其现实主义的特殊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06-108. 被引量:1
-
10[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4.
引证文献6
-
1刘成才,范钦林.日本学者赵树理研究的生命情怀与方法论意义[J].文学评论丛刊,2013(1):140-147. 被引量:2
-
2范钦林,刘成才.日本学者“赵树理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理论月刊,2012(10):72-76. 被引量:2
-
3刘成才.日本学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批判性主体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34(2):113-118. 被引量:1
-
4张黎.一种新的长篇小说的写法——竹内好“作为方法的亚洲”视野下的赵树理小说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94-101.
-
5李刚.扁平的典型人物——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长治学院学报,2020,37(5):9-12.
-
6刘岩,陈菊,吴京霖.赵树理及其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J].语文学刊,2022,42(5):84-92.
二级引证文献4
-
1张黎.一种新的长篇小说的写法——竹内好“作为方法的亚洲”视野下的赵树理小说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94-101.
-
2武锐,罗开云,曹熠.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文化译介之思考——以莫言《白狗秋千架》在日译介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6):35-38. 被引量:3
-
3王美美.赵树理日本研究之探析[J].长江丛刊,2018(8):55-55.
-
4刘岩,陈菊,吴京霖.赵树理及其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J].语文学刊,2022,42(5):84-92.
-
1毕海.“新形式”与“民族形式”典范的被确立——赵树理创作研究[J].文艺争鸣,2012(11):78-81. 被引量:1
-
2杨矗.赵树理:在正典化与狂欢化之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89-94. 被引量:2
-
3宋绍香.世界汉学家论赵树理文学的民族形式[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4):81-88. 被引量:2
-
4贺桂梅.超越“现代性”视野:赵树理文学评价史反思[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4):54-60. 被引量:5
-
5郑立峰.从《小二黑结婚》来窥视“解放区文学”非诗意的审美趋向[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0):64-67. 被引量:2
-
6郑治民.试论赵树理文学精神的特点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0(26):30-30.
-
7刘旭.隐含作者与虚构:赵树理文学的深层结构分析[J].文学评论,2013(3):100-107. 被引量:7
-
8张颖.赵树理文学抒写中的晋阳文化特色与缺憾[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1):67-67.
-
9杨矗.赵树理文学的表征危机[J].晋阳学刊,2007(4):105-111. 被引量:1
-
10周荣.现实主义与赵树理的困境——一九四○、五○年代赵树理的两种遭遇[J].当代作家评论,2014(1):2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