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与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和完善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后,我们有必要确立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并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作者
陈柳钦
机构地区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前沿》
2008年第8期16-21,共6页
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群
城市化
健康发展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B022.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9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1
王召东,樊俊锋.
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3):11-16.
被引量:25
2
张兵,古继宝.
中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39-42.
被引量:9
3
陈胜昌,闫甜.
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新方向[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47-50.
被引量:24
4
刘静玉,王发曾.
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
.开发研究,2004(6):66-69.
被引量:58
5
戴宾.
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财经科学,2004(6):101-103.
被引量:54
6
苏雪串.
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在城市化中的作用——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2004,26(1):46-49.
被引量:15
7
吴传清,李浩.
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
.经济前沿,2003(3):29-31.
被引量:19
8
陈凡,胡涓.
中外城市群与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城市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10):48-53.
被引量:18
9
史育龙,周一星.
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J]
.经济地理,1996,16(3):32-36.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赵伟.
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战略[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452-457.
被引量:16
2
李世超.
关于城市带的研究[J]
.城市问题,1989(2):2-6.
被引量:5
3
李建伟,许鹏,刘兴昌.
关中城市群空间发展研究[J]
.北京规划建设,2005(6):118-121.
被引量:3
4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5..
5
上海正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6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189-220.
7
田亦夫.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综述[EB/OL].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8
周牧之.中国大城市群为何与发达国家差距大[N].经济日报,2003-09-24.
9
桂强芳.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战略研究[EB/OL].中国城市经营网,http:∥cui.org.cn.,.
10
田炳信 周牧之.中国财富聚焦两大宝鼎[N].新快报,2004-11-25.
共引文献
219
1
李立国,田浩然.
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24,45(2):1-12.
2
周奇志.
基于城市群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0(2):4-8.
被引量:5
3
赵伟.
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战略[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4):452-457.
被引量:16
4
贾学锋.
中原城市群发展探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74-76.
5
秦敬云,王敏.
广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组团发展研究[J]
.桂海论丛,2012,28(5):115-120.
被引量:1
6
史育龙,周一星.
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
.国际城市规划,2009,24(S1):160-166.
被引量:33
7
夏丽丽,闫小培.
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区域矛盾与整合[J]
.热带地理,2004,24(4):346-349.
被引量:4
8
吴传清,李浩.
西方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及其启示——以Megalopolis、Desakota Region、Citistate理论为例[J]
.经济评论,2005(1):84-89.
被引量:16
9
刘静玉,王发曾.
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
.开发研究,2004(6):66-69.
被引量:58
10
叶玉瑶,张虹鸥,罗晓云,李斌.
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J]
.城市规划,2005,29(4):83-88.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41
1
杨维忠.
小城镇发展观点综述[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2(7):60-62.
被引量:2
2
马淑鸾.
关于小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的分析[J]
.人口研究,1990,14(4):2-8.
被引量:2
3
徐承华.
发展小城镇必须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J]
.经济管理,1989,15(6):63-64.
被引量:1
4
陈伯平.
试论小城镇用地改革的方向与策略[J]
.经济问题,1988(5):53-56.
被引量:1
5
叶舜赞.
辽宁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初探[J]
.城市规划,1980,4(5):34-40.
被引量:2
6
陈胜昌,闫甜.
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新方向[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47-50.
被引量:24
7
朱英明.
中国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发展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2):2-4.
被引量:6
8
林初昇,马润潮.
我国小城镇功能结构初探——以广东省为例[J]
.地理学报,1990,45(4):412-420.
被引量:8
9
叶长盛,董玉祥.
小城镇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28-31.
被引量:2
10
黄小虎,张晓玲.
论小城镇发展与土地政策[J]
.中国土地科学,1996,10(A10):5-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雪芹,戚伟,刘盛和.
中国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J]
.地理研究,2020,0(2):319-336.
被引量:38
2
孟帅.
“十二五”期间川南地区以城市群推进城市化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0(22):58-58.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杨青山,江孝君,刘鉴.
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路径与实践——以吉林省为实证[J]
.经济地理,2020,40(5):10-18.
被引量:6
2
吕峥,孙群,温伯威,马京振.
路网约束下的点群状居民地选取方法[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0,37(1):101-105.
被引量:4
3
曾志伟,刘彬,方程.
中部地区小城镇空间规划思考——以湖南省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20,38(8):61-67.
被引量:4
4
刘丹丹,张会霞.
基于POI数据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研究——以太原市区为例[J]
.地理信息世界,2021,28(1):48-54.
被引量:4
5
张佳瑜,李建华,余海龙,郑芳.
宁夏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7):56-63.
被引量:11
6
刘美,杜国明,刘艳.
土地利用视角下城镇类型区划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21,37(3):311-320.
被引量:1
7
李河.
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特征——以靖边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79-81.
8
吴凤敏,李林,郑稚棚,王炜,王小勇,杨选伦.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重庆市建制镇空间格局及形态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11):52-56.
9
洪江涛,李效顺,魏旭晨,蒋冬梅,宋姝妍.
基于数据融合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建成区时空格局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10):2325-2335.
被引量:2
10
孙卓元,黄勇,万丹,蔡雪艳.
工业型小城镇用地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以四川省绵阳市松垭镇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21,36(11):106-114.
被引量:2
1
陈柳钦.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68-73.
被引量:3
2
陈柳钦.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J]
.学理论,2008(18):20-24.
被引量:2
3
李善同,许绍元.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8(8):12-16.
4
李善同,许绍元.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J]
.中国发展观察,2008(4):22-23.
被引量:6
5
陈柳钦.
城中村: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J]
.观察与思考,2008(16):56-56.
6
林铁钢.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J]
.中国金融,2006(21):6-8.
被引量:1
7
魏丽莉,李灵君.
兰白西城市群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J]
.经济视野,2016,0(18):48-49.
被引量:1
8
周干峙.
深入研究搞好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J]
.中国城市经济,2001(2):11-12.
被引量:3
9
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J]
.浙江经济,2002(5):10-11.
10
刘国新,汪继福.
以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J]
.理论前沿,2009(2):43-44.
被引量:2
经济前沿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