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茎仙草的发展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仙草属1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其粗生易管,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的红茎仙草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苗、适时种植、科学肥水管理,适时收获等环节。
作者
刘琼英
朱欢胜
洪昌涛
彭艳奎
彭瑞铃
杜祝
机构地区
丰顺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丰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丰顺县农业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54-154,161,共2页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红茎仙草
发展前景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0
1
曾永才,钟开祥.
仙草扦插育苗繁殖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9).
被引量:3
2
戴晓龙.
凉粉草种苗繁殖技术[J]
.农技服务,2000,17(11).
被引量:3
3
范祖兴.
凉粉草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4):41-41.
被引量:6
4
严胜柒,张云峰,谢庆华,桑林.
凉粉草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6):791-791.
被引量:11
5
冯涛,顾正彪,金征宇.
闽赣两地凉粉草胶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59-2060.
被引量:9
6
陈菁瑛,苏海兰,陈宏,杨秀娟,陈景耀.
仙草上发现的一种根结线虫病[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3):290-291.
被引量:6
7
苏海兰,李松,黄玉吉,陈菁瑛,黄颖祯,邱建林,邱福平.
“武平一号”仙草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2):13-15.
被引量:10
8
冯碧香,吴伟萍,刘嫒姬,张建,潘燕飞.
匍匐型和直立型仙草中仙草胶含量测定[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8):109-111.
被引量:4
9
苏海兰,李松,陈菁瑛.
仙草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6):79-81.
被引量:14
10
吴世梅.
凉粉草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151-15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蒲琦,吴健华,廖珍承,江智艺,陈颖慧,邓盈,黄海连.
凉粉草种质资源及栽培研究进展[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33(5):49-53.
被引量:6
2
黄美华,钟春燕,孟醒,李霜霜,聂金泉,王茂辉,李珂清.
凉粉草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概况[J]
.现代农机,2022(6):111-1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钟玲安,邹璇,李珂清,詹若挺,张桂芳,陈立凯.
凉粉草不同种质的染色体倍性与基因组大小研究[J]
.中药材,2023,46(3):548-553.
被引量:1
2
杜玉杰,马生健,李振兴,李泽祥.
DCPIP法测定凉粉草各部分维生素C含量及分析[J]
.现代食品,2022,28(3):144-147.
被引量:1
3
赖志明,宋晓娟,魏星任,莫穗芬,卢晓莹,曾唯雅,严萍,詹若挺.
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凉粉草质量评价[J]
.广东化工,2022,49(17):187-189.
被引量:1
4
黄美华,钟春燕,孟醒,李霜霜,聂金泉,王茂辉,李珂清.
凉粉草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概况[J]
.现代农机,2022(6):111-114.
被引量:2
5
颜月月,刘小玲.
渥堆工艺对凉粉草生物活性及质量的影响[J]
.中国食品工业,2023(6):88-91.
6
兰秀,阮丽霞,马仙花,杨海霞,李恒锐,梁振华,黄小娟,张秀芬,周春衡.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25份凉粉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J]
.山东农业科学,2023,55(11):57-64.
被引量:1
7
杜玉杰,马生健,吴雨珂,徐育银,黄小琼,钟嘉慧.
凉粉草不同部位多糖和黄酮含量测定及水培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23,43(12):39-48.
被引量:3
8
吴松.
凉粉草种植关键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2024(8):24-26.
1
孙凌云.
棉花套种辣椒高效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176-176.
2
王应礼.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89-89.
被引量:4
3
符献豪.
木薯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2,29(9):1005-1005.
被引量:1
4
罗利伟,罗少青,罗延泽,罗立平,罗锦隆,彭亿娇,徐丽敏,刘远君.
冬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87-87.
被引量:9
5
郭世俊.
香芋新品种红芽香芋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2015,38(13):38-38.
被引量:1
6
黄隆军.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3):232-232.
被引量:3
7
刘付冠文,符慧颜,梁文辉,谭金柱.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农家之友,2009(20):30-30.
8
孙居祥.
聚合草的高产栽培技术[J]
.专业户,1999(9):14-15.
9
谭新霞,邵琳,秦巧.
GPS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农村科技,2009(10):61-61.
被引量:2
10
张文彬.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7S):57-57.
广东农业科学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