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00-602,共3页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参考文献6
1 伍麟.网络环境中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论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3):134-139. 被引量:4
2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34-147.
3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高天哲.谈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四个转变[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5):140-141. 被引量:5
5 Musch J, Klauer KC.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Investigating content effects in syllogistic reasoning [ M ]. In B. Batinic, U-D. Reips, & M. Bosnjak (Eds.). Online Social Sciences, Goettingen, Germany: Hogrefe,2002. 181-212.
6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19-341.
二级参考文献19
1 周建达,林崇德.教师素质的心理学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32-37. 被引量:55
2 Reips U-D.Standards for Internet-Based Experimenting[J].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02;Vol.49(4):243-254.
3 http://psych.hanover.edu/research/exponnet.html
4 http://www.psych.upenn.edu/~baron/qs.html
5 http://psychexps.olemiss.edu/
6 http://psych.fullerton.edu/mbirnbaum/decisions/thanks.htm
7 http://www.psychologie.unizh.ch/genpsy/Ulf/Lab/WebExpPsyLab.html
8 Musch,J.,& Reips,U.-D.A brief history of Web experimenting[A].In M.H.Birnbaum (Ed.),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net[C].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2000.
9 Roger T.Survey research and societal change[C].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
10 Birnbaum M H.Human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 Via the internet[C].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
共引文献20
1 何光英.网络课程学习目标与学习模式[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84-89. 被引量:4
2 宋新杰,王伊龙,赵性泉.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定及研究现况[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6):447-450. 被引量:20
3 皮春梅,黎娇娥,刘进.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指导课件制作[J] .教育信息化,2005(11S):69-70. 被引量:2
4 郝贵生.论人的发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理论月刊,2006(1):48-50.
5 颜士梅,王重鸣.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水平和模式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178-189. 被引量:3
6 颜士梅,王重鸣.并购式内创业维度及其特征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7,25(3):528-535. 被引量:2
7 张荣祥,伍满桂.网络动态能力、创新网络质量及其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107-114. 被引量:7
8 赵海燕,王桥影.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复本试卷平行性的试后初步评价[J] .中国考试,2011(5):13-19. 被引量:2
9 皮坤乾.提高哲学原理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109-112.
10 李晓龙,陈庚立,李春明.军队院校提高新学员强化训练期间心理服务水平刍议[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2,14(12):43-45.
同被引文献8
1 徐海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走向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9):67-68. 被引量:4
2 何敏学,宋强,姜勇.文化同质化背景下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4):541-544. 被引量:18
3 张长思.我国中小学国家武术操实施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1):42-46. 被引量:3
4 杨建营.竞技武术比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探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1):80-87. 被引量:21
5 王海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4):460-464. 被引量:33
6 林振华.健康中国战略下武术对学生的健康促进研究[J] .武术研究,2016,1(12):13-15. 被引量:7
7 刘梦茹.“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2018,7(5):30-33. 被引量:9
8 王璐.孔子学院武术国际传播综述研究[J] .中华武术(研究),2018,7(11):57-6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
1 庄加洋.高中体育“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实践研究[J] .体育视野,2021(5):101-102. 被引量:4
2 赵莉.中华传统武术融入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2):212-214. 被引量:7
3 高德超.我国高中校园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 .武术研究,2020,5(3):12-15. 被引量:3
4 王有基.分析校园武术段位制推广对武术运动发展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192-193. 被引量:2
5 罗小慧,罗小彬.体医结合视角下32式太极剑寻健康的研究[J] .中华武术,2020(7):10107-10109.
6 闫亚坤,寇俊东.“体育强国、体育强校”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武术课程发展策略研究[J] .武术研究,2021,6(1):80-83. 被引量:2
7 刘志鹏,贾志军,吕丹,王子健,尹欢,王海军.武术进校园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J] .中华武术,2021(6):90-96. 被引量:1
8 周欢.“健康中国”背景下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7):192-194.
9 罗琪美,李良明,周小娟.武术进校园的反思与优化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21(12):100-101. 被引量:2
10 刘佳佳.“健康中国”背景下 武术文化在校园传承价值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4):59-61. 被引量:2
1 徐峥.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J] .中小学电教(下),2015,0(1):56-56.
2 顾顺兰.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青海教育,2007(7):73-73.
3 丛顺志,马玉梅.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2):57-57.
4 盛理亨.网络:拓展全新的教学时空[J] .青年教师,2002(2):37-38.
5 蔡海涛.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利弊和对策[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2(5):74-75.
6 罗元焱.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 .考试周刊,2016,0(70):79-79.
7 高艳玲.谈校园网的网络教学模式[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110-111. 被引量:1
8 杨卫国.对新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 .宁夏教育科研,2005(2):16-17.
9 张应华,田芳.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11):93-93.
10 吴庭苇.有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祖国(教育版),2013(4):268-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