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韩国总统李明博上台后调整了对朝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是在韩政局变动、卢武铉对朝政策面临挑战、朝鲜弃核进程出现新变数情况下进行的,它同时体现了李明博政府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韩新政府对朝政策表现出了强硬性、务实性以及加强与美协调三大特点,其对朝政策调整将对朝鲜半岛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
魏志江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韩国研究所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李明博政府
对朝政策
朝鲜半岛
战略格局
分类号
D831.26 [政治法律—外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25
1
董向荣.
大国家党对韩国政府“和平繁荣政策”的挑战[J]
.当代亚太,2003(12):16-20.
被引量:2
2
“韩国外交在美日和北中两方面都失败”,[韩]《朝鲜日报》,2005年12月23日.
3
[韩]姜贵瑛.“采取更强硬政策,韩国将促朝完全弃核”,首尔联合通讯社,2008年3月27日,http://www.yonhapnews.co.kr.
4
陈向阳.
韩国新当选总统李明博[J]
.国际资料信息,2008(1):20-23.
被引量:1
5
任敏爀.“新政府:解决北核问题后,才能改善南北关系”,[韩]《朝鲜日报》.2008年3月14日.
6
[韩]姜贵瑛.“采取更强硬政策,韩国将促朝完全弃核”,首尔联合通讯社,2008年3月27日.
7
李明博.“北韩若不申报核计划将很难进行经济合作”,[韩]《朝鲜日报》,2007年12月26日.
8
“李明博新政‘四把火’”,新华网,2008年3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3/30/content_7882244.htm.
9
“韩国应强烈要求北韩改善人权”(社论),[韩]《朝鲜日报》,2008年3月5日.
10
朱庸中.“韩美共同声明首提北韩人权,北核局势面临新变数”,[韩]《朝鲜日报》,2008年8月7日.
共引文献
1
1
李雪威.
韩国对朝政策转变及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走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2):213-2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8
1
李秀石.
日韩关系的现状及其走势[J]
.国际观察,2009(2):43-48.
被引量:4
2
朱锋.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前途分析[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26-33.
被引量:10
3
傅梦孜.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J]
.现代国际关系,2003(1):17-22.
被引量:15
4
沈文辉.
朝核危机的外因探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3):46-50.
被引量:5
5
王缉思.
浅论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J]
.美国研究,2006,20(1):89-96.
被引量:9
6
朱锋.
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什么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么难?[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2):23-30.
被引量:14
7
李军.
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内涵及影响[J]
.现代国际关系,2006(4):50-54.
被引量:11
8
武桂馥.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进展与前景[J]
.和平与发展,2006(3):29-32.
被引量:3
9
李淑云.
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2):32-38.
被引量:25
10
邵峰.
朝核问题的症结和走向[J]
.理论视野,2007(5):11-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虞少华.
东北亚安全形势与中韩战略合作[J]
.国际问题研究,2010(5):30-35.
被引量:14
2
魏志江.
中日韩三国的战略信赖度分析[J]
.东疆学刊,2011(1):81-87.
被引量:10
3
魏志江.
中日韩三国的战略信赖度分析[J]
.当代韩国,2010(4):10-20.
4
李开盛,李小方.
安全结构视野下的朝核问题走向[J]
.太平洋学报,2011,19(4):78-90.
被引量:4
5
梁立昌.
李明博政府实用主义外交回顾与评价[J]
.当代韩国,2016(4):31-47.
6
李圣华,朴银哲.
朝鲜与日韩之间双边关系比较分析[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4):14-21.
7
赵懿黑,郑华.
权力变迁视角下美韩同盟关系解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6):45-58.
被引量:5
8
于迎丽.
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动力与阻碍:以美国同盟体系网络化和“亚太再平衡”为战略背景[J]
.战略决策研究,2015,6(4):17-3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魏珊,陈卓.
共享安全视域下的中日能源安全合作[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94-225.
被引量:1
2
肖晞.
东北亚安全走向与中国战略调整[J]
.教学与研究,2011(7):75-80.
被引量:3
3
陈景翊,张玉国.
三种视角下的中韩战略认同与中韩的作用[J]
.社会科学战线,2012(4):168-173.
被引量:2
4
杨鲁慧.
东北亚大国关系中第三方因素及地区安全共同治理[J]
.东北亚论坛,2012,21(4):16-24.
被引量:9
5
魏志江,孟诗.
试析中日韩三国2011年以来的非传统安全合作[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4):25-31.
被引量:4
6
刘雪莲,邢树君.
“边缘地带”国家的海陆分裂性格与对外战略选择——以朝鲜半岛国家为分析主体[J]
.东北亚论坛,2013,22(3):34-41.
被引量:8
7
仲光友,李世令.
中韩建立海上军事安全与合作机制初探[J]
.东北亚研究,2013(2):43-46.
8
刘雪莲,邢树君.
提升中韩关系的战略思考[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5):110-115.
被引量:2
9
詹德斌.
海洋权益角力下的中韩渔业纠纷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13,22(6):61-70.
被引量:16
10
韩爱勇.
东亚合作与中韩关系[J]
.当代韩国,2014(1):42-53.
被引量:1
1
金详圭.
朝鲜政权突变对韩国内政的影响[J]
.世界知识,2012(10):24-26.
被引量:1
2
詹德斌.
卢武铉:韩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J]
.上海支部生活,2009(7):46-47.
3
杨倩.
六方会谈能否继续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作用[J]
.大观周刊,2011(28):201-201.
4
庞彦.
国外学者关于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的研究[J]
.国际资料信息,2012(12):39-45.
5
毛吉康.
试析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J]
.韩国研究论丛,2008(2):38-49.
6
李雪威.
韩国对朝政策转变及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走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2):213-216.
被引量:1
7
张旭东,王耀东.
“实用主义”的异化: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困境的根源[J]
.东北亚论坛,2011,20(4):44-50.
被引量:2
8
赵博渊.
君子总统之死[J]
.领导文萃,2009(18):82-87.
9
苏洁.
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新动向探析[J]
.才智,2016,0(6):228-229.
10
尹红淑,邵冰.
日本对朝政策与韩日关系:韩日合作中李明博政府的任务[J]
.东北亚研究,2010(2):60-65.
现代国际关系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