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7,77,共5页
Historical Archives
参考文献16
-
1仅王志明.《雍正朝官僚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
2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卷六十一《吏部·汉员遘选》,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86页.
-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一),第521、522页.
-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二),第4、555、555页.
-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三),第510页.
-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五),第21、31、163页.
-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六),第246页.
-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七),第73页.
-
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八),第257、258页.
-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五九),第85页.
同被引文献76
-
1张琳.阿里红吸入鼻腔治疗鼻衄的30例体会[J].阿勒泰科技,1989(1):15-16. 被引量:2
-
2魏光奇.清代州县治理结构述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24-28. 被引量:6
-
3郑秦.清代县制研究[J].清史研究,1996(4):11-19. 被引量:16
-
4刘凤云.清代督抚与地方官的选用[J].清史研究,1996(3):22-30. 被引量:18
-
5徐新华.简述内乡县衙与县级职官的设置[J].东南文化,1992(5):242-243. 被引量:1
-
6刘鹏九,王家恒,余诺奇.清代县官制度述论[J].清史研究,1995(3):37-47. 被引量:13
-
7贺跃夫.晚清县以下基层行政官署与乡村社会控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4):82-89. 被引量:35
-
8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的管理机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18(1):8-20. 被引量:9
-
9柏桦.明代州县官吏设置与州县政治体制[J].史学集刊,2002(3):16-22. 被引量:2
-
10秦晖.权力、责任与宪政——关于政府“大小”问题的理论与历史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05(2):10-37.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8
-
1左平.清代州县佐贰杂职官员研究述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5-9. 被引量:3
-
2张振国.“三年准调、五年准升”之例:清代外官久任制度考论[J].清史研究,2018(2):69-81. 被引量:8
-
3张振国.清代湖北佐杂要缺考论[J].清史论丛,2016(2):158-171.
-
4林勃,王春芳.清代典史研究——以《南部档案》为中心[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5):70-75. 被引量:1
-
5王印红,朱玉洁.从明清小说管窥传统乡村治理中的“皇权”下县[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0(1):48-53. 被引量:2
-
6黄忠鑫,廖望.明清时期雷州半岛诸州县佐杂与海防布局的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35(4):64-75. 被引量:3
-
7赵宁芳.明清府县佐贰官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90-103.
-
8崔健健,施惠芳.三十年来明清佐杂官研究的基本态势[J].萍乡学院学报,2021,38(5):63-68.
二级引证文献16
-
1林勃,王春芳.清代典史研究——以《南部档案》为中心[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34(5):70-75. 被引量:1
-
2张永江,张心雨.2018年清史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19(4):134-156.
-
3高雅婷.2019年清代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述评[J].兰台世界,2020,0(5):15-20. 被引量:1
-
4林旭鸣,刘璐璐.2020年海洋史研究综述[J].海洋史研究,2021(2):430-458.
-
5赵宁芳.明清府县佐贰官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90-103.
-
6孟尧,杨念群.2020年清史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21(6):139-156.
-
7崔健健,施惠芳.三十年来明清佐杂官研究的基本态势[J].萍乡学院学报,2021,38(5):63-68.
-
8李玉柳.乡规民约的现状反思与定位研究[J].乡村论丛,2022(1):19-26.
-
9尤陈俊.官不久任与健讼之风:州县官实际任期对明清地方衙门理讼能力的影响[J].社会科学,2022(4):180-191. 被引量:4
-
10胡存璐.清代州县官署理制度研究[J].史学月刊,2022(8):54-67. 被引量:4
-
1梁国东.试论乾嘉两朝有关伊犁将军选任及相关制度的几个问题[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40-44. 被引量:1
-
2苗月宁.清代咸同年间两司选任制度探析[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12):30-33. 被引量:1
-
3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1):5-13. 被引量:5
-
4丽琳.清代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及其监督机制(上)[J].山西审计,2002(1):45-45.
-
5郑海韬.从南朝史官选任制度看政府对史学控制的加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1):106-108. 被引量:1
-
6百年辛亥 “武昌首义第一人”蒋翊武[J].时代人物,2011(10):122-124.
-
7王相飞.魏晋南北朝的待诏制度及对学术文化的影响[J].东南文化,2007(6):45-48. 被引量:1
-
8刘伟.“停部选”与清末州县官选任制度改革[J].清史研究,2010(1):80-89. 被引量:5
-
9陈长琦.中国古代官吏的选任制度(三)[J].中学历史教学,2000(9):1-2.
-
10王晓慧.清代地方权力结构[J].社科纵横,2012,27(4):126-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