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实证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浅谈康有为科技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介绍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的思想家并最早树立西方逻辑学所代表的科学实证精神,确立了方法论科学观。他引进西方实验、逻辑、数学方法,从理性主义和实证精神两方面闯入西方科学的殿堂,大大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先河。
作者
岳清云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出处
《今日科苑》
2008年第14期18-19,共2页
Modern Science
关键词
康有为
科技思想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G304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钧林.
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J]
.中国哲学史,1996(4):100-107.
被引量:4
2
何志慧.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对康有为早期思想的影响[J]
.学术研究,1988(5):60-64.
被引量:3
3
马来平.
科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J]
.山东社会科学,1989(2):40-42.
被引量:2
4
吴雪玲.
康有为师法西学的教育观[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4):30-33.
被引量:2
5
杨振宁.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4):305-311.
被引量:4
6
张涛光.
论康有为的物质救国思想[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6.
被引量:5
7
喻大华.
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近代儒学的新陈代谢[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3):86-91.
被引量:3
8
马来平.
儒学和科学具有广阔的协调发展前景--从西学东渐的角度看[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2):72-80.
被引量:5
9
刘星.
康有为“以元统天”论思想探析[J]
.齐鲁学刊,2017(5):20-25.
被引量:3
10
张少恩.
改革开放40年孟子学研究:学术回归与方法多元[J]
.社会科学战线,2018(8):22-3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刘星.
东传科学对康有为今文经学影响成因微探[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42-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星.
试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100-106.
被引量:4
2
冯永昌,周瑶.
经典与现代的承续与创新——《康有为儒家经典诠释研究》书评[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88-92.
1
2010年度文化圈[J]
.少年博览(初中版),2011(1):8-9.
2
江孝涛.
科技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1):160-160.
3
外语研究中的工具问题:范式、方法论、方法——第五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回眸[J]
.中国外语,2010,7(1).
4
赵宪章.
学术规范、实证精神与数字时代[J]
.文艺理论研究,2003(5):12-15.
被引量:6
5
杜也力.
近年来关于科学精神的探讨[J]
.高校社科动态,1999,0(4):20-24.
被引量:1
6
周志凌.
微博围观与事实构建——对微博信息传播真实性的探讨[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3):29-30.
被引量:4
7
林田.
从“伪科学”到“唯科学”——“网络斗士”方舟子先生访谈录[J]
.警界科海,2003(8):14-16.
8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需要适度颠覆技术规范[J]
.新华文摘,2009(11):169-169.
9
周军.
张琪玉情报语言学方法论思想的哲学思考[J]
.图书馆杂志,2014,33(10):35-40.
10
唐松林,张儒辉.
“‘小康’视野中的农村教师发展研究”研究线索介绍[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1X):13-17.
被引量:2
今日科苑
2008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