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评价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小学教师评价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生态学视角分析,目前的教师评价系统中存在非生态现象。生态化教师评价要求体现生命价值、和谐共生、动态平衡等特性,因此,要采取策略修复教师评价系统。
作者
邹艳辉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系
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08年第9期11-13,共3页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关键词
生态学
教师评价系统
修复策略
分类号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高鹭,张宏业.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19-26.
被引量:108
2
蔡辰梅,徐萍.
制度下生存与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31-35.
被引量:31
3
刘剑玲.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观照[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67-73.
被引量:61
4
冯大鸣.
“有组织的舍弃”——教师减负的对策[J]
.中小学管理,2003(6):31-32.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9-31.
被引量:128
2
王中根,夏军.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6(4):9-12.
被引量:106
3
徐德成.
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初步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4):11-15.
被引量:15
4
檀传宝.
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
.教育研究,2005,26(1):48-51.
被引量:203
5
许有鹏.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1993,8(3):229-237.
被引量:274
6
袁晓兰,刘富刚,孙振峰.
德城区区域承载力的状态空间法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4):50-53.
被引量:9
7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
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5):70-73.
被引量:30
8
陈念平.
土地资源承载力若干问题浅析[J]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71-380.
被引量:64
9
陶菊春.
趋势外推预测模型的识别与选择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14-17.
被引量:25
10
周翠萍.
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2):18-1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214
1
冯大毅.
威宁草海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J]
.区域治理,2019,0(8):55-55.
2
冯传亭.
新升格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与对策[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8):34-35.
3
尤良芳.
微格教学和小课教学在中学教材教法中的作用[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11-113.
4
肖勇.
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设备闲置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
.文教资料,2007(5):113-114.
5
金树培.
生命意识:教育的基本命题[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3-25.
被引量:3
6
乔亚利,李臣之.
教师实践性知识自主形成机制的个案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12(10):32-38.
被引量:2
7
郭娜,王伯铎,崔晨,张秋菊.
榆林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104-107.
被引量:16
8
邓熙.
工业园区域开发生态影响及总量控制典型研究方法分析[J]
.环境,2009(S1):79-81.
被引量:1
9
靳玉军.
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实践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9):44-49.
被引量:16
10
王一喜,严桦.
资源教师——教师减负的一个亮点[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3X):16-17.
被引量:8
1
向婷.
基于网络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思考[J]
.河南科技,2013,32(4):252-253.
2
顾春洁.
师生破损情感修复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4):43-44.
3
师巧云.
教师评价初探[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
被引量:2
4
张卫东.
语文课堂学习生态的修复策略[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6):66-66.
5
王永忠.
科学构建教师评价机制[J]
.现代教育,2003(14):12-12.
6
董中枝.
如何培养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5):75-75.
7
尹念东,陈咏梅,成经平,黄小荣.
模糊理论在教师评价系统中的应用[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1):10-12.
被引量:4
8
张雷生,李迎迎.
韩国中小学教员评价制度研究[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10):50-52.
9
沈玉顺.
校本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设计的概念框架[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6):7-12.
被引量:4
10
蔡敏,冯新凤.
美国密歇根州中小学教师评价探析[J]
.世界教育信息,2016,29(7):54-58.
被引量:1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