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贾宝玉的性格及行为若用拉康的思想来阐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镜像时期、语言阉割时期、主体分裂时期。在第一个时期,贾宝玉实际上是受着人类童年镜像世界的诱惑,把这个虚幻的形象看做是自己的形象,从此形成一个虚幻的自我,并因此产生一种认同机制,使得主体永远不能对自我产生正确的认识。在第二个时期,成年后家庭期望过高使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厌倦、焦虑甚至恐惧情绪使他选择了看似十分荒唐怪异的言语与行为。第三个时期,他自我解压、自由释放又不至于被冷落和遗忘,还能在诗性大观园世界与姐妹丫鬟厮磨一处,独享自由和欢愉。这使他的生命有了一种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度过诗性生活和美丽人生。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用意曲折隐晦,寄寓丰富深刻。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47-48,共2页
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