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34-136,共3页
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27
-
1李敏.现代汉语主宾可互易句的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51-59. 被引量:43
-
2李宇明.存现结构中的主宾互易现象研究[J].语言研究,1987,7(2):14-29. 被引量:28
-
3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中国语文,1995(2):81-89. 被引量:122
-
4刘宁生.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1994(3):169-179. 被引量:115
-
5胡文泽.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1-13. 被引量:35
-
6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3(4):264-274. 被引量:57
-
7鲁川.“预想论”:现代汉语顺序的认知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19(1):32-43. 被引量:21
-
8张克定.英语存现构造的认知解释——英语存现结构的认知与功能研究(之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6):60-64. 被引量:25
-
9张克定.英语there-结构的认知解释[J].外语学刊,2007(2):81-85. 被引量:50
-
10连燕华.英汉存现句生成的认知心理过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48-15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7
-
1何清强,王文斌.“be”与“有”:存在论视野下英汉基本存在动词对比[J].外语学刊,2014(1):20-25. 被引量:10
-
2李燕.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英语学习者思维能力与存现句习得研究——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2):67-73.
-
3毕梦静,祁小雯.认知视角下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汉存在句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11):83-85.
-
4芮旭东.汉语存现句的句法特征及习得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97-104. 被引量:2
-
5赵羽珂.现代汉语可逆存现句探析[J].世界华文教学,2021(1):113-125.
-
6李水,芮旭东.结构复杂性对汉语存现结构习得的影响[J].语文学刊,2023,43(4):59-65.
-
7李小平,葛明贵.眼动追踪下汉语反预期平比句的不可逆性及其早晚期差异[J].心理学探新,2024,44(1):25-31.
-
1王依娜.基于认知的西周金文名词量词组合的双向选择研究[J].中国文字研究,2016(1):126-135.
-
2曹宝龙.用认知的观点解释学习[J].课程教学研究,2016(2):17-21. 被引量:4
-
3张琪.介词“朝、向、往”的句法语义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14(3):10-12.
-
4郝锐.“情绪”的语义韵特征及其认知解释[J].文教资料,2012(32):135-137. 被引量:1
-
5王丽香.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其认知解释[J].消费导刊,2009,0(17):228-229.
-
6江兴隆.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5,0(7):45-46.
-
7余姿.词汇语用收缩与扩充的认知解释[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8(4):27-31. 被引量:1
-
8梁婷婷.论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王维《渭城曲》[J].文教资料,2013(11):1-3.
-
9张亚红.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名词的认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187-187.
-
10罗胜兰.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主语和话题[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2):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