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民法原则的规则化--以诚信原则与情势变更原则为例 被引量: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立法者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调社会稳定必要性与变化必要性之间的冲突实现对坚实而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保障。法律秩序立足于既有的法律资料,其中包含原则与规则。从原则的具体适用来看,其表现为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化运用。因此,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从原则和规则的关系理论出发,将原则规则化为"裁量性规则"和"客观性规则"。其中,裁量性规则为"是否适用该原则"的前提性判断依据,而客观性规则是将原则适用的法律后果予以制度化。这在民法诚信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中有充分体现。
作者 杨明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83,共10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CFX03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英]梅因 沈景一译.《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页.
  • 2[美]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主编.《哲学与侵权行为法》,陈敏、云建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代译序”第3页.
  • 3[德]拉德布鲁赫 米健 朱林译.《法学导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 4范亚峰.《什么是扩展秩序-读哈耶克<致命的自负>》,http://WWW.chinalawinfo.com.
  • 5Bryan A. Garner, Editor in Chief, Black's Law Dictionary, Seven Edition, West Group, 1999, p. 1211.
  • 6[美]罗斯科·庞德 邓正来译.《法律史解释》[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 7[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 8林试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第36页,第33页,第42页,第33页.
  • 9[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页.
  • 10[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82、153、183页.

二级参考文献75

共引文献691

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