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创作意图、公众舆论与作为“改造社会”的美术——以徐悲鸿艺术为例 被引量:4

Creative Intention,Public Opinion and Fine Arts to "Reform the Society" ——XU Bei-hong's Art as an Examp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特定时期,美术作品有"改造社会"的功能,而美术作品欲"改造社会"需依赖公众舆论这一媒介;与此同时,创作者就必须试图在保留作品"形式美"的同时,设法让更多的公众理解他的作品,因而,创作意图—公众—公众舆论—"改造社会"形成了一条有机的锁链。徐悲鸿的艺术恰好为这样的理论做了有力的注释,悲鸿先生大力倡导写实主义,是以主张科学研究精神为基础的,他的创作意图更多的是想把美术作为改造当时社会的一种工具。还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去评判一位画家的艺术时,就必须凭借某种标准,而不能把对问题的讨论仅仅陷入玄妙而单纯的"美感"之中。
作者 王菡薇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

  • 1.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1996
  • 2Bourdieu,Pierre,Collins,Richard.The Production of Belief: Contribution to an Economy of Symbolic Goods[].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A Critical Reader.1986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