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知识论”的悖论意义与哲学的划界问题--关于几种哲学谋划方式之可能的辨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作为"解释"性的"存在"方式,是诸多哲学家由"是什么"的发问方式而形成的"哲学谋划"①。诸多以"是什么"为把握方式的各种"哲学谋划",其"解释"只能是基于"是什么"的意义围城之内的逻辑同一,实难以走出"逻各斯"的知识论边界,由这些哲学谋划所形成的所谓哲学问题就是这些不同的哲学谋划方式在为哲学划界中对划界的自身疑问。为哲学划界,就是为哲学作为解释的意义可能划定界限。由此,处于"谋划"与"划界"中的西方哲学作为"解释"在知识论的悖论命运中不得不走向自身的消解。因此,哲学作为"解释"可以是建构的,可以是怀疑的,也可以是消解的。哲学谋划的各种方式之间的博弈就形成了西方哲学问题在哲学划界中显现的演化逻辑。
作者 张蓬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3-150,共8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基金 国家社科项目“‘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07XZX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张蓬.哲学的始端与视阈——从“所知学”谈起[J].中州学刊,2004(6):163-165. 被引量:1
  • 2张蓬.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及意义确证原则[J].浙江学刊,2004(4):91-97. 被引量:5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6-57页.
  • 5巴门尼德的著作残篇.《论自然》,载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著作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32页.
  • 6陈康.《巴曼尼得斯篇》序,[古希腊]柏拉图著,陈康译注.《巴曼尼得斯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页.
  • 7彭富春.《告别海德格尔》(代序),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 8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5、2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 9赵汀阳.《长话短说》,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705

同被引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