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震救灾精神的实质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实质上体现了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执政为民的精神,而不是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中学来的;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这是西方所奉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不能理解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精神与西方抽象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作者
刘书林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1,共3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抗震救灾精神
执政为民
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
人道主义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5
1
张瑞涛,陈晨.
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02-109.
被引量:4
2
李伟征.
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升华[J]
.时代文学,2008(18):180-180.
被引量:1
3
孙玉翠,范萍.
加强高校抗震救灾精神教育[J]
.黑龙江史志,2010(13):193-194.
被引量:2
4
陈大勇.
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体现[J]
.四川统一战线,2010(10):24-25.
被引量:1
5
马翔雪.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延安精神[J]
.宁夏社会科学,1999(1):49-53.
被引量:2
6
朱学萍.
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升华[J]
.求实,2009(S1):203-203.
被引量:1
7
何显明.
论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塑造[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3):70-75.
被引量:4
8
孙一先.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J]
.求实,1996(11):12-14.
被引量:2
9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
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J]
.心理科学通讯,1988,11(2):9-14.
被引量:67
10
曹阳葵,师长青,刘建国.
用抗震救灾精神搞好抗震救灾报道[J]
.采写编,1998,0(2):18-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廖迎春,罗成翼.
试析抗震救灾精神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价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44-46.
被引量:1
2
崔青青,谭锐.
汶川地震救灾重建的政治基础和伦理内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8):209-212.
被引量:1
3
崔青青,黄梅英,陈坤.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103-106.
被引量:2
4
董.
灾后心理重建中青少年价值观培育[J]
.天府新论,2014(4):114-117.
5
韩晓娟.
近十年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综述[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9):19-25.
被引量:1
6
张瑞涛,刘庆港.
“中国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90—2022)——基于文献计量软件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2):94-10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克建.
“风险·危机·灾害防治”研究十年——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017)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8):28-36.
被引量:4
2
韩晓娟.
近十年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综述[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9):19-25.
被引量:1
3
高延春.
大爱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2):24-27.
4
孔明玉,唐虎兵.
深耕载文内容提升办刊质量--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3(4):139-145.
1
刘献君.
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J]
.湖北社会科学,1991(6):40-42.
2
舒毅彪,毛自鹏.
普世价值与以人为本[J]
.科学社会主义,2010(4):49-51.
3
施文魁.
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0(4):21-22.
4
白丁.
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取向同构[J]
.创造,1997,5(3):19-20.
5
钟莉.
论个人主义在美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1):62-64.
被引量:2
6
罗亚非,朱远程,赵坤.
知识分子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成因[J]
.数据,1998,0(11):19-20.
7
汪永清.
商品经济·人·法律[J]
.法学,1987(7):3-7.
8
李璐,符鑫丹.
论集体主义本质的科学回归[J]
.北京教育(德育),2012,0(9):29-31.
9
吕津,杨龙.
谈必须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J]
.唯实,1997,0(5):52-53.
10
廖志诚.
中华民族精神之升华 精神文明建设之硕果——论抗洪精神的实质[J]
.龙岩学院学报,1999,19(2):49-53.
高校理论战线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