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泄愤事件反思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贵州瓮安事件与近几年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安徽池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四川大竹事件,在起因、过程、后果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结构相似性。可把这些事件统称为“社会泄愤事件”。
作者
于建嵘
出处
《党政干部文摘》
2008年第9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事件
社会
结构相似性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TN919.8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04
同被引文献
138
1
赵宏燕.
浅析中国政府信任制度构建的途径[J]
.行政与法,2008(9):8-10.
被引量:4
2
姜国兵.
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机制探究[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11(1):67-70.
被引量:8
3
吴何坚,李禹.
赴日考察报告[J]
.中国司法鉴定,2002(4):59-62.
被引量:9
4
刘畅.
第五种权力[J]
.书屋,2008(12):10-16.
被引量:10
5
于建嵘.
泄愤事件的后续效应[J]
.南风窗,2009(15):22-25.
被引量:19
6
何正付.
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问题及改革思路[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2):39-42.
被引量:4
7
陈端洪.
人民必得出场--卢梭官民矛盾论的哲学图式与人民制宪权理论[J]
.北大法律评论,2010(1):117-145.
被引量:16
8
尹鸿伟.
法官之死与逼供传统[J]
.南风窗,2007,0(10):48-50.
被引量:1
9
刘能.
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
.开放时代,2004(4):57-70.
被引量:237
10
朱晓燕,王怀章.
对运动式行政执法的反思——从劣质奶粉事件说起[J]
.青海社会科学,2005(1):135-138.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12
1
于建嵘.
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
被引量:138
2
郭慧珍.
对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心理学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3):66-69.
被引量:8
3
谭波.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行政信访分权体制的完善[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1):19-22.
被引量:2
4
黄灵辉.
社会泄愤事件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J]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3):51-54.
5
黄灵辉.
群体性事件的同构性与处置理念的提升[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22(2):67-72.
6
李斌.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策略——社会转型、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交集[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9(6):52-57.
被引量:4
7
黄灵辉.
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的机制研究——以瓮安“6·28”事件为例[J]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4):36-41.
被引量:5
8
韩志明.
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2,9(2):52-66.
被引量:134
9
陈如超.
当事人启动重新鉴定的行动策略——兼论刑事重新鉴定启动机制的合理化改革[J]
.中国司法鉴定,2013(6):1-10.
被引量:6
10
杜艳华.
处于“风险”与“危险”的叠加之中——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考验及其应对[J]
.理论学刊,2014(7):28-3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304
1
张园园.
整体性治理与选择性回应: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J]
.政府治理评论,2019(1):89-102.
2
郝雅立,常健.
基于雇佣关系的公共冲突升级及其治理[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2):25-35.
被引量:1
3
杨立华,李志刚,朱利平.
环境抗争引发政策议程设置:组合路径、模式归纳与耦合机制——基于36起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21(6):86-96.
被引量:6
4
陈如超.
以鉴代侦: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扩张趋势及其制度回应[J]
.法学研究,2024,46(3):174-190.
5
周莉,杨修杰.
网络舆情事件对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研究——基于43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2):73-89.
6
陈贵梧,林晓虹.
网络舆论是如何形塑公共政策的?一个“两阶段多源流”理论框架——以顺风车安全管理政策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2021,18(2):58-69.
被引量:33
7
董伟玮.
一线行政人员身份建构的策略及其作用机理——基于工作现场的会话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21(2):45-57.
被引量:4
8
李喜和.
创新警务模式的思考[J]
.中国证券期货,2012,15(12):276-277.
9
朱世欣.
网络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要素分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6):14-17.
10
马顺成.
群体性事件心理归因及疏导探析[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5):32-34.
1
王文欢.
群体性事件反思——以感城事件为例[J]
.管理观察,2009(17):249-250.
2
高大伟.
社会泄愤事件化解机制研究——以“瓮安事件”为例[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5):102-102.
3
陈绪兆,王习胜.
群体非预谋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方略——以“万州事件”和“池州事件”为例[J]
.理论界,2008(5):88-90.
被引量:4
4
王利平.
县级政改——基于法治的视角[J]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8,4(11):11-16.
5
唐咏华.
达州铁通利用GPON技术优化网络资源[J]
.通信与信息技术,2012(2):30-30.
6
赵宇豪.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宏观成因及预防[J]
.改革与开放,2016(1):67-68.
被引量:1
7
郭毅.
中兴华为遭美国封杀事件反思[J]
.重庆通信业,2012(6):47-47.
8
“中国苎麻之乡”——大竹[J]
.四川省情,2006(10).
9
周感华.
社会泄愤冲突事件防范机制探析[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5):81-83.
被引量:1
10
周向峰,陈德津.
我国农村消费结构的实证考察及辩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7(1):46-55.
党政干部文摘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