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密度对玉米组合正反交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5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组配8个正反交组合,在不同密度水平下,对8个组合的F1当代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对组合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密度下,8个组合的产量表现不一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作者
洪德峰
张学舜
袁延乐
马毅
任转滩
刘俊恒
机构地区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南阳市宛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4期35-35,54,共2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基金
"河南省玉米育种重大专项"资助(0620010200)
关键词
玉米组合
正反交
密度
产量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8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钱洪慧.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主要性状相关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6,24(6):5-6.
被引量:10
2
王天宇,祝云芳,陈华璋,陈泽辉.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F_1主要性状的差异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4):52-55.
被引量:15
3
向青云,黎明,张发维,赵艳.
柑橘大棚容器育苗基质配比试验[J]
.种子,2007,26(2):75-77.
被引量:40
4
谢振江,李明顺,李新海,张世煌.
密度压力下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4):100-104.
被引量:50
5
李素萍,南文华,郝建平,薛吉全.
密度与施氮量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5):80-83.
被引量:28
6
吕丽华,王璞,易镇邪,魏凤桐,刘明.
密度对夏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2):79-81.
被引量:72
7
冯艳春,李万良,郑金玉,刘武仁,臧薪宇.
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6):79-81.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柳家友,柏志安,吴伟华.
玉米杂交种主要穗部性状之演变及对育种目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3-4.
被引量:30
2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张慎璞.
夏玉米高产群体形态质量指标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14-16.
被引量:12
3
潘敏娜,郑常祥.
CIMMYT优质蛋白玉米品比试验[J]
.杂粮作物,2004,24(4):189-191.
被引量:27
4
李明,李文雄.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130-1137.
被引量:101
5
金继运,何萍,刘海龙,李文娟,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张国刚.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68-573.
被引量:57
6
常强,马兴林,关义新,林治安.
种植密度对不同地点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子粒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4):73-76.
被引量:14
7
邢吉敏,蔡春泉,王维真,杜占芬.
国外种质×国内种质玉米单交种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1):55-59.
被引量:8
8
熊伟,罗雪峰,夏仁斌,吴正亮,夏平友.
柑桔容器育苗微喷雾灌技术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2005,34(2):15-17.
被引量:11
9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白萍,吕新.
玉米产量和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
.作物学报,2005,31(5):571-576.
被引量:97
10
周玉芝,段会军,姬惜珠,崔彦宏,周进宝,董晓亮.
河北省夏播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2):1-4.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207
1
胡军,魏开锋,郭鹏程,刘万,于汇琳,潘洪玉,张鑫生.
11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参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5-10.
被引量:4
2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吴国强,黄凌.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S1):107-110.
被引量:3
3
胡萌,魏湜,杨猛,矫海波,魏玲,王燚,吉彪.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103-107.
被引量:62
4
马俊峰,刘天学,董朋飞,职承斌,李潮海.
浚单20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微生境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54-58.
被引量:6
5
张宇,景希强,王延波,李磊鑫,杨沫,傅俊,张宝石.
3个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77-80.
被引量:12
6
李荣春,陶洪斌,张竹琴,王璞,廖树华.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夏玉米群体长势监测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128-132.
被引量:14
7
赵洪祥,曹敏建,边少锋,孟祥盟,孙宁,曹铁华,刘亚亮.
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4):115-120.
被引量:13
8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9
王天宇,祝云芳,陈华璋,陈泽辉.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F_1主要性状的差异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4):52-55.
被引量:15
10
郭江,郭新宇,郭程瑾,张凤路,赵春江,肖凯.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J]
.华北农学报,2008,23(1):149-153.
被引量:47
同被引文献
16
1
邢吉敏,蔡春泉,王维真,杜占芬.
国外种质×国内种质玉米单交种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1):55-59.
被引量:8
2
钱洪慧.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主要性状相关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6,24(6):5-6.
被引量:10
3
李浩川,刘宗华,王琳,汤继华,胡彦民,谭晓军.
杂交当代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正反交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1):1-4.
被引量:7
4
王志伟,王清连,张永山.
QTL遗传效应正反交差异研究[J]
.棉花学报,2007,19(3):194-198.
被引量:4
5
王天宇,祝云芳,陈华璋,陈泽辉.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F_1主要性状的差异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4):52-55.
被引量:15
6
李明爽,傅洪拓,龚永生,吴滟,李法君.
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17-122.
被引量:25
7
王永飞,王鸣,王得元,康俊根.
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1997,13(5):45-46.
被引量:10
8
张玉明.
正反交不一样[J]
.生物学通报,2009,44(2):19-20.
被引量:1
9
丰光,刘志芳,吴宇锦,邢锦丰,李妍妍,黄长玲.
玉米正反交对主要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J]
.作物杂志,2009(2):70-72.
被引量:7
10
潘敏娜.
玉米自交系不同穗行杂交种与正反交杂交种产量差异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80-8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潘敏娜.
玉米自交系不同穗行杂交种与正反交杂交种产量差异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80-80.
被引量:3
2
唐海涛,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207-215.
被引量:5
3
冯汉宇,江颖,张立全,张晓东.
利用花青素基因标记研究正反交对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8,26(2):16-22.
被引量:1
4
许卫猛,邢永峰,魏常敏,李桂芝,宋万友,周文伟.
不同糯玉米自交系正反交F1代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性分析[J]
.种子科技,2018,36(5):104-10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胡军,魏开锋,郭鹏程,刘万,于汇琳,潘洪玉,张鑫生.
11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参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5-10.
被引量:4
2
唐海涛,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5):207-215.
被引量:5
3
冯汉宇,江颖,张立全,张晓东.
利用花青素基因标记研究正反交对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8,26(2):16-22.
被引量:1
4
许卫猛,邢永峰,魏常敏,李桂芝,宋万友,周文伟.
不同糯玉米自交系正反交F1代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性分析[J]
.种子科技,2018,36(5):104-105.
被引量:3
5
王蕊,于倩倩,田红丽,许理文,晏朋涛,易红梅,薛宁宁,葛建镕,董文攀,杨扬,任洁,王璐,周世良,赵久然,王凤格.
基于叶绿体InDel标记对玉米杂交种正反交的鉴定[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7):5660-5666.
被引量:4
6
马雪,董丽华,姜龙,李剑明.
不同糯玉米品种正反交对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22,47(2):21-24.
被引量:3
7
张全艳,杨得正,张培高,徐春霞,王晶,刘丽.
基于六个高代回交群体玉米叶形结构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J]
.种子,2022,41(7):9-15.
被引量:1
8
张全艳,丛一宁,张培高,徐春霞,王晶,刘丽.
基于6个玉米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22,35(11):2469-2477.
被引量:1
9
苏玮娟,赵桂琴,柴继宽,冉婵宇,蔺豆豆,章海龙.
正反交亲本配置方式对燕麦F_(1)代杂种优势和表型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23,43(3):69-76.
被引量:1
10
慕平,柴继宽,苏玮娟,章海龙,赵桂琴.
燕麦F_(1)代杂种优势及F_(2)代遗传变异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2024,46(2):57-65.
被引量:1
1
彭东,洪德峰,张学舜,袁延乐,马毅,任转滩,刘俊恒,魏锋.
密度对玉米组合正反交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42-43.
2
陈发波,杨克诚,荣廷昭,潘光堂.
西南及四川区试玉米组合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07,33(6):991-998.
被引量:30
3
王迪轩.
辣椒与玉米套种效益好[J]
.农村新技术,2010(12):6-6.
被引量:2
4
李洋.
3500株/667m^2密度下不同玉米组合的产量比较[J]
.中国种业,2013(3):41-43.
5
王迪轩.
辣椒玉米套种效益好[J]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8,0(3):9-9.
6
张微微,张永根,李欣新,柴新义,向玉勇,顾海洋,李梦元.
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薯渣发酵产物与青贮玉米组合的瘤胃发酵特性[J]
.饲料工业,2015,36(24):31-34.
被引量:3
7
梁丽萍.
浅析红干椒与玉米的套种方法[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10):85-85.
8
畜牧学[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24):33-34.
9
许明惠,李昌满.
榨菜细胞质对杂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4):51-52.
10
王钱保,黎寿丰,赵振华,李春苗,张静,薛龙岗,黄华云.
不同品系优质鸡正反交F_1代生长及屠宰性能的研究[J]
.中国家禽,2014,36(11):10-13.
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