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32,共5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1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共引文献1081
-
1吴雪.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特征的三个维度[J].怀化学院学报,2023,42(6):84-89.
-
2白刚.从"教科书体系改革"到"学术体系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2):102-116.
-
3庄仕文,李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15-17.
-
4高广旭.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双重维度[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20-24.
-
5宇杰.历史之谜:从一种假说到科学的嬗变——兼谈维科对马克思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S1):26-32. 被引量:1
-
6王江燕.民主政治建设与公共权力监督[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1-14. 被引量:2
-
7戈钟庆.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2-45.
-
8马丽君.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报告[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76-78.
-
9邵长虎.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批判旨意[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6):1-4.
-
10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85
-
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J].哲学研究,1998(9):3-11. 被引量:31
-
2陈先达.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J].中国社会科学,1982(2):3-16. 被引量:18
-
3赵家祥.从“现实的人”看人与社会的统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7(1):22-26. 被引量:5
-
4俞吾金.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1995(6):96-107. 被引量:40
-
5张一兵.科学地理解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J].人文杂志,1994(2):33-40. 被引量:4
-
6张一兵.广义与狭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J].江海学刊,1996(5):97-101. 被引量:5
-
7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理论探讨,2001(6):20-24. 被引量:31
-
8俞吾金.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J].哲学研究,2002(11):16-21. 被引量:61
-
9叶汝贤.唯物史观的发展趋势[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3):54-61. 被引量:4
-
10陈新夏.唯物史观价值维度的当代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64-6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5
-
1郝立忠.警惕“唯物史观”旗帜下的形而上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9,29(9):35-41.
-
2赵科天,王玉华.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5):79-82. 被引量:1
-
3邹诗鹏.唯物史观的三个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11(5):38-42. 被引量:12
-
4陈宣明.马克思实践哲学探微——从“总的结果”看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整体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4):48-54. 被引量:1
-
5赵科天.再论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再商榷[J].西部学刊,2013(3):9-15.
-
6沈江平.文本、基本原理、时空与当代性——兼对历史唯物主义重建论的批判[J].教学与研究,2013(8):30-38. 被引量:1
-
7张茂林,张民.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探源[J].北京教育(德育),2016(Z1):16-19.
-
8刘雷德.20年来我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J].社会科学动态,2017(7):50-55.
-
9高超.为什么“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哲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6(5):103-110. 被引量:1
-
10高超.现代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世界观?[J].社会科学辑刊,2018,0(5):105-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5
-
1任灵兰.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2012(3):82-106.
-
2赵科天.再论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再商榷[J].西部学刊,2013(3):9-15.
-
3束鹏芳.探问历史教学中历史阐释的基点——从“史观”的文献梳理出发[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3(9):12-18. 被引量:5
-
4宋朝普,王伟,鲁奇.论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27(4):69-71.
-
5宋朝普,鲁奇.论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4):71-75.
-
6江蓉.探析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下“人的发展”问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71-74.
-
7潘捷军.历史主义及对当代史志研究的借鉴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7(8):16-24.
-
8赵福增.论转变税收征管方式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J].税务研究,2017(12):44-47. 被引量:2
-
9王玥琳,施国庆.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楚河汉界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0(11):22-24.
-
10冉凌宇.党的十九大以来唯物史观研究的新进展[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7):1-9.
-
1徐志宏,李宏伟.以实践为基点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新探[J].江汉论坛,2007(3):65-67. 被引量:1
-
2鲁克俭.再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溯因解释[J].河北学刊,2013,33(6):26-30. 被引量:2
-
3许斗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理论的当代解读——兼对马克思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决定作用的认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27-31. 被引量:7
-
4蒋正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7):60-62.
-
5李柏红,李双印.试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唯物史观及现实意义[J].消费导刊,2013(8):188-189.
-
6焦佩锋.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之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思想探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1):105-107. 被引量:1
-
7倪勇.论唯物史观的三个经典表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4):96-101. 被引量:2
-
8田心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4-11. 被引量:8
-
9齐长立.主客体关系哲学论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思路[J].保定学院学报,1998,18(1):1-5.
-
10席大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何以被误读和低估[J].天津社会科学,2012(4):10-17.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