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红楼梦》第12回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及对日本文人的影响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早在日本明治时代,《红楼梦》的全译本出现(大正11年,1922年)以前,《红楼梦》第12回的情节已经在日本文坛有了一定影响。明治25年(1892年),岛崎藤村翻译了《红楼梦》第12回的后半部分,并以"无名氏"的署名在《女学杂志》第321号发表。北村透谷受岛崎译文的启发,写了题名为《宿魂镜》的小说,在明治26年(1893年)发表。2002年有位在日学者指出,岛崎藤村明治41年(1908年)开始发表的自传式小说《春》也有受北村透谷的《宿魂镜》影响的地方。岛崎藤村、北村透谷都是明治时代的著名小说家。以上就是《红楼梦》在日本传播的早期情况之一。《红楼梦》是一部只有看完全书之后才能了解内容的小说,可是为什么只有第12回的后半部分受到早期日本小说家的关注呢?笔者认为,第12回后半部分的篇幅比较短,而且情节独立,容易理解,只看这部分也可以有所欣赏。这就是第12回后半部分在日本受到关注的原因所在。而且,笔者还以为这部分之所以比较短,并且相对独立的原因与《红楼梦》成书过程有关。本文在介绍《红楼梦》第12回后半部分在日本早期传播的情况之后,进一步指出它同《红楼梦》成书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0-166,共17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藤村全集》第16卷.筑摩书房,1967年.
  • 2正宗白鸟.文坛的自叙传[J].中央公论,1938,.
  • 3正宗白鸟.《文坛的自叙传》.《作家の自传5正宗白鸟》(日本图书セソタ一,1994年).
  • 4笹渊友一《透谷の<宿魂镜>について》《文学》23-5,1955年.
  • 5伊藤漱平.《日本における <红楼梦>の流行-幕末から现代までの书志的素描-》.古田敬一编.《中国文学の比较文学的研究》汲古书院,1986年.
  • 6朴承柱.《岛崎藤村の<春>における「怀剑」の象征性について》.《言语と文化》3,2002年.
  • 7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
  • 8太田辰夫.《<红楼梦>新探》.见1993年汲古书院.《中国语文论集(文学编)》.
  • 9太田辰夫.《<红楼梦>新探》.《神户外大论丛》16卷3,4号原载,1965年.
  • 10《(红楼梦>成立の研究》第一章.《<红楼梦>成立问题研究史》.汲古书院,2005年.

同被引文献20

  • 1杜春耕.荣宁两府两本书[J].红楼梦学刊,1998(3):199-211. 被引量:7
  • 2周绍良.“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J].红楼梦学刊,1979(1):211-221. 被引量:8
  • 3黄建宏.试论贾瑞形象的意义[J].红楼梦学刊,1983(4):215-229. 被引量:1
  • 4《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9页.
  • 5《〈紅楼夢〉成立の研究》《〈紅楼夢〉成立問題研究史》[J].《中国学研究論集》,1998,.
  • 6胡适.《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東方学》83,1992年.
  • 7俞平伯.《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后记》,《東方学》83,1992年.
  • 8伊藤漱平.《〈紅楼夢〉成立史臆説》.《東方学》83,1992年.
  • 9太田辰夫.《〈紅楼夢〉新探》.见汲古书院.《中国語文論集(文学編)》1993年.
  • 10太田辰夫.《〈紅楼夢〉新探》[J].神戸外大論叢,1965,16.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