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心脏MR成像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
7
Current status of cardiac MR imagi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心脏磁共振成像的新进展使人们再次认识MRI的潜力,从而引起放射学和心脏病学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成像速度、影像质量的改进以及诊断可靠性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其逐步应用于临床。主要对功能成像、心肌活性和灌注成像、血流定量分析以及冠状动脉成像加以讨论。
作者
王宏宇
王蕊
刘玉清
机构地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出处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76-380,共5页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adiology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技术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心肌灌注成像
心肌活性成像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8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1
Finn JP, Nael K, Deshpande V, et al. Cardiac MR imaging: state of the technology[J].Radiology, 2006, 241(2): 338-354.
2
Poon M, Fuster V, Fayad Z.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one-stop-shop” evaluation of myocardial dysfunction[J]. Curr Opin Cardiol, 2002, 17 (6): 663-670.
同被引文献
84
1
黄美萍,崔燕海,梁长虹.
多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15(4):274-277.
被引量:7
2
杨淑琴,曲晓峰,王文志,岳鑫.
MR心肌灌注成像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623-626.
被引量:5
3
王晓峰,彭明辰.
关于多排螺旋CT剂量的探讨[J]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2):23-25.
被引量:20
4
赵希刚,李坤成,李永忠.
单次屏气电影法MRI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65-67.
被引量:12
5
闫钟钰,李坤成,李永忠,周怀琪,杜富会.
MR相位对比法和形态体积分析法评价心室功能的比较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3):262-266.
被引量:7
6
庞丽芳,张欢.
MRI及MS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J]
.放射学实践,2011,26(1):97-100.
被引量:6
7
张永军,庞亚卿,朱杏莉.
心肌灌注MRI应用初步体会[J]
.上海医学影像,2005,14(3):186-188.
被引量:1
8
刘玉清.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和新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1631-1635.
被引量:7
9
程流泉,高元桂,马林,蔡幼铨,Wang Yi.
呼吸导航回波触发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2):81-84.
被引量:13
10
赵世华,闫朝武,杨敏福,陆敏杰,蒋世良,李世国,张岩,刘琼,刘玉清,何作祥.
磁共振心肌灌注延迟增强与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识别存活心肌对比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072-1076.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7
1
徐孝秋,郭建锋,杨毅,沈钧康,王灌忠,张彩元,钱铭辉.
呼吸导航3D BTFE与双反转TSE序列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评价[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0):1331-1335.
被引量:1
2
刘涵,高建华,戴汝平.
多排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评价[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123-125.
被引量:8
3
王彩歌,王永霞.
MRI心肌灌注成像对梗死心肌的评估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731-733.
被引量:2
4
卢小军,李康,杨庆军.
磁共振成像左室功能检查技术进展[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2002-2004.
被引量:1
5
尤国庆,刘蕾,许禹,李爱国.
双源CT对1岁以下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516-3517.
被引量:8
6
张正英,李康.
心肌缺血MRI扫描技术现状与进展[J]
.重庆医学,2017,46(8):1125-1128.
被引量:3
7
李星,苏晋生.
心脏磁共振检查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评估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2):3389-339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张春香.
心肌应变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及其心功能中的应用[J]
.世界复合医学,2020,0(1):1-3.
被引量:1
2
殷玉华.
EASI导联心电图联合1.5T MRI评估心肌缺血程度的价值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0(5):159-159.
3
张永高,刘书婷,高剑波,滑少华,刘杰.
对比剂优化注射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成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8):1184-1188.
被引量:9
4
刘海明,张肇慧.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8):1329-1331.
被引量:17
5
黄伟年,肖平,王秀荣.
呼吸导航3D BTFE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J]
.河北医学,2014,20(7):1140-1142.
6
陈险峰,马小静,江帆,李林.
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现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4):143-146.
被引量:5
7
左育宏,焦俊,王波,于静.
CT对心室及大血管内流体组织密度的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3-46.
被引量:3
8
刘莹,郝跃文,赵海涛,宦怡,孙立军.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结合MR心肌标记成像评价心脏运动功能[J]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5,4(1):28-31.
被引量:1
9
谢渊.
第二代双源CT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2016,29(1):15-16.
被引量:4
10
罗晟.
16排CT在复杂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医疗装备,2016,29(5):131-132.
1
李斌,黎家强.
核磁共振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96-97.
被引量:3
2
丁墩,刘建军.
心肌灌注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24):4525-4528.
3
刘胜中,郭应强.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41-144.
被引量:4
4
宾锋利,王高峰,胡红杰.
双源CT心肌灌注成像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8):1159-1162.
被引量:4
5
李星,苏晋生,高向东,李静,黄文,祁建军,马登峰,刘斌.
心脏MR反转恢复序列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5):285-286.
6
吴恩惠.
MRI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J]
.中国医刊,2003,38(8):9-11.
被引量:2
7
易妍,王怡宁.
CT心肌灌注成像临床应用及进展[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38(3):356-359.
被引量:4
8
李静,苏晋生,李星,黄文,吴丽萍,裴志强.
心脏MR反转恢复序列在判定心肌活性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6):350-352.
被引量:1
9
李坤成,刘汉英.
中国人心脏磁共振成像正常所见及测量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1991,6(1):24-27.
被引量:11
10
赵邦斌.
影响尿常规检验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86):126-126.
被引量:2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