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善于提问
被引量:
5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应当说十分普遍和频繁。但是,正如以下的调查所表明的,真正有质量的问题(或者说好的问题)并不多:
作者
郑毓信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6-40,共5页
People's Education
关键词
提问
数学教师
教学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H319.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108
参考文献
2
1
祝家林.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答问从众现象之反思[J]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07(8):16-17.
被引量:1
2
(美)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茵菲尔(LeopoldInfeld)撰,刘佛年.物理学的进化[M]商务印书馆,1949.
同被引文献
110
1
付晓波.
巧设驱动问题 促进深度学习——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数学教育,2020,0(5):16-18.
被引量:2
2
郑毓信.
从三项基本功到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三)[J]
.广西教育,2010(11):9-11.
被引量:1
3
郑毓信.
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J]
.小学数学教育,2011(10):3-7.
被引量:64
4
王仲英,曹一鸣.
以数学周记的形式培养数学反思能力[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4(11):32-34.
被引量:6
5
陈勇.
问题教学的价值与操作[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0):40-44.
被引量:20
6
余学虎.
任意两条抛物线相似[J]
.数学通报,2005,44(11):32-32.
被引量:12
7
毛飞飞.
再谈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2006(8):45-46.
被引量:2
8
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10
郑毓信.
“开放的数学教学”新探[J]
.中学数学月刊,2007(7):1-4.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54
1
刘东升.
学生“讲题”,教师应该“在场”——再谈学生“讲题”活动中的教师主导性[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6):56-58.
被引量:18
2
刘东升.
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举例·追问·点评[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12):14-16.
3
戴林.
做个“善问”的数学老师[J]
.数学之友,2013,27(4):29-31.
4
刘东升.
基于“对话教学”的发展性评价[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6):12-14.
被引量:1
5
耿建.
基于物理探究教学中问题环节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10):12-15.
6
刘东升.
数学写作研究再认识:功夫重在写外[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2):83-85.
被引量:2
7
周永军.
浅说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的关联视角——从“圆的小结与思考”复习课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0(7):15-17.
8
刘东升.
承前启后:一种"生长式"的课题小结--以李庾南老师的课例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4,0(11):8-10.
被引量:8
9
祁荣圣.
教师善问并引领学生会问的策略探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0(12):26-28.
被引量:2
10
桑圣美.
在“遗留问题”牵引下探索新知——以“三角形中位线”新授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2):8-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
缪玉婷.
借助几何画板 促进思维跨越——“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案例分析[J]
.小学数学教育,2022(18):56-60.
2
刘东升.
“点评者”的情怀——例谈数学教师的点评艺术[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8):35-37.
被引量:4
3
刘东升.
“通性通法”与“技巧解法”之思——由一次研讨课的课堂生成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10):25-27.
被引量:4
4
刘东升.
对课堂“中半段”情境设置的思考——由一次“课堂表演”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1):8-10.
被引量:2
5
刘东升.
例谈生成性资源的生成与利用[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2):29-32.
被引量:4
6
刘东升.
数学教师该怎样提升现场学习力?[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3(5):64-66.
被引量:1
7
赵党新.
让学生在讲题活动中提高数学能力——一堂几何习题课的意外收获[J]
.大江周刊(论坛),2013(9):192-192.
8
宋倩,由学芹.
数学学习:且脚踏实地且仰望星空[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7):6-7.
9
张兴中.
放慢评价 等待生成——初中数学“慢评价”策略探究[J]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0(7):67-70.
10
谢小兵.
一题一课:从教材“探究问题”出发——以“抛物线型拱桥问题”习题课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6(11):25-27.
1
任广生.
让“精装”语言进课堂——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2):111-112.
2
黄浩活.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负迁移[J]
.中学教学参考,2009(8):12-13.
被引量:3
3
孙咏梅.
大学英语泛读课漫谈[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2):125-127.
4
周洪亮.
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科学咨询(下旬),2011(11):140-141.
5
李武堂.
语言技巧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宁夏教育,2008(9):62-62.
6
我的数学教师[J]
.海外英语,2010(1):33-33.
7
施水东.
数学课堂也需要妙语连珠——有效教学中的教师语言功底之我见[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8(5):25-25.
8
朱宇.
例谈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引导[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47(6):9-10.
9
宋芳彦.
6除3不得2[J]
.汉语学习,1985(2):37-38.
10
刘小玲.
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09(11):49-49.
人民教育
2008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