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汽车工业研究》
2008年第10期45-48,共4页
Auto Industry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5
-
1陈铭,马扎根,沈健,王俊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下的中国汽车回收利用体系研究[J].数字制造科学,2009(1). 被引量:4
-
2梁志杰,姚巨坤.发动机再制造综述[J].新技术新工艺,2004(10):35-37. 被引量:25
-
3楚扬杰,王先甲,吴秀君.逆向供应链的价值分析[J].物流科技,2005,28(1):40-41. 被引量:6
-
4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邢忠,谢建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18(1):1-7. 被引量:78
-
5顾巧论,高铁杠,石连栓.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3):20-25. 被引量:208
-
6刘文杰,郭彩芬,王宁生.逆向供应链生产运作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7):1531-1535. 被引量:3
-
7张玉林.供应链中销售商不同竞争地位的比较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4):9-12. 被引量:6
-
8喻海飞,汪定伟.食物链算法及其在分销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46-149. 被引量:6
-
9夏绪辉,江志刚.基于网络化制造环境的逆向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J].机械,2006,33(3):26-28. 被引量:2
-
10夏绪辉,贺德强,路向阳.基于AGENT的逆向供应链管理集成框架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6,29(3):251-25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4
-
1李伟红.辽宁省发展农机再制造业的优势及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4):112-113.
-
2谢秋,刘子先,齐二石.逆向供应链中汽车引擎的利润—成本模型[J].工业工程,2011,14(3):1-7. 被引量:1
-
3卜新文,常香云,杨弘恺.我国家用轿车再制造零部件的消费特征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4(1):32-35. 被引量:1
-
4许子鸣,胡志力,郭巍,昝雪松,吴敏.国内外报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法规综述[J].现代制造工程,2018(7):153-15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
-
1郭婧博,杨育,于鲲鹏,张雪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逆向回收决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30(7):1979-1982. 被引量:5
-
2黄启飞,王菲,于泓锦,周奇.废汽车三元催化剂回收利用研究[J].环境保护,2018,46(16):17-21. 被引量:7
-
3朱艳,张新岩,王帅.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7,14(10):241-244. 被引量:1
-
4周新远,魏敏,于鹤龙,史佩京,张伟.机械产品再制造国际标准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标准化,2019(5):148-152.
-
5赵灵睿,王蕾,张炯.基于AHP-GA和三角模糊数的废旧汽车变速箱可重用性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20(10):120-127. 被引量:1
-
6李红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11):84-85. 被引量:4
-
7孙一航,王磊,焦志伟.汽车再制造零部件应用推广模式研究[J].汽车知识,2023,23(3):231-233.
-
8罗红成,甄琦,赵新,王敬超.双碳背景下再制造零部件在汽车后市场中的推广策略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4,17(4):34-37. 被引量:2
-
1政策[J].汽车观察,2010(7):14-14.
-
2邝蕾.我国将推进汽车零件再制造[J].实用汽车技术,2007(2):7-7.
-
3再制造将成为新加坡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5,15(2):62-62.
-
4李白.探索发动机再制造业的未来[J].汽车与配件,2010(33):20-21.
-
5邓伽.我国再制造业发展的3大“瓶颈”亟待解决[J].表面工程资讯,2009,9(1):14-14.
-
6王秉圣.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理念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5):120-121. 被引量:3
-
7于京.值得借鉴的欧美再制造业[J].汽车与配件,2011(25):21-21. 被引量:1
-
8锡柴再制造基地的底气来自绿色产品[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5,15(2):38-38.
-
9司建楠.加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J].铸造纵横,2014(2):11-12.
-
10邵明涛.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J].机械工程师,2011(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