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56,共11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基金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媒体近用权与政府规制立法”(2006lnsklktfx-38-08)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39
-
1李鸿禧.“言论出版自由之民主宪政意义”,载《宪法与人权》.元照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
2欧山:“表达自由初步研究”,载徐显明:《人权研究》(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3[荷]亨克·范·马尔塞文(Hencvan Maarseveen),格尔·范·德·唐(Ger Van der Tang).《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Written Constitution:A Computerized Comparative Study),陈云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
4[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Sovereign Virtu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
5[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Posnet).《法律理论的前沿)(Frontiers of legal Theory),武欣,凌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6页.
-
6[英]密尔顿(Milton).《论出版自由》(Free Press),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45页.
-
7[英]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论自由)(On Liberty),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7页.
-
8[美]科恩(CarlCohen).《论民主》(Democracy),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5、128页.
-
9[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Alexander Meiklejohn).《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Free Speechand Its Relation to Self-Government),侯建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65页.
-
10凯思琳·苏利文,杰拉德·冈瑟(Kathleen M.Sullivan,Gerald Gunther)..《宪法》Constitutional Law,4th edition..University Casebook Series,,2001..p. 959..
二级参考文献15
-
1[美]塞缪尔·亨廷顿 李盛平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58页,第356页.
-
2甄树清.《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
3See ROBERT A. DAHL, 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 60 (1985).
-
4See OWEN M. FISS, LIBERALISM DIVIDED 19 (1996).
-
5See OWEN M. FISS, LIBERALISM DIVIDED 9 - 20 (1996).
-
6See ALEXANDER MEIKLEJOHN, POLITICAL FREEDOM (1960).
-
7See Stephen A. Cardbaum, Broadcasting,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82 GEO. L.J. 373 (1993).
-
8[日]猪口孝.《国家与社会》,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92—98页.
-
9[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12月第1版,第650页.
-
10See Alien and Sedition Act, ch. 58, 1 Star. 577 (1798) Sedition Act,da. 74, 1 Star. 596-97 (1978).
共引文献88
-
1石磊.从公民新闻看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189-193. 被引量:10
-
2张帆,周海涛.都市报的发展与传媒接近权[J].新闻界,2004(5):53-54.
-
3杨雅华.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贫困及解决对策[J].求实,2006(1):49-52. 被引量:3
-
4李升元.论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监督[J].理论探索,2006(3):138-140.
-
5李雨峰.表达自由与合理使用制度[J].电子知识产权,2006(5):23-26. 被引量:6
-
6杨雅华.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贫困及解决对策[J].天府新论,2006(1):67-71. 被引量:5
-
7王晓.走出困境:法律论证的认识论再思考[J].法商研究,2007,24(6):26-35. 被引量:12
-
8李燕.论创制性补充法律漏洞之依据与方法——评(2004)厦民初字第44号判决[J].江淮论坛,2007(6):77-83.
-
9邓蔚.行政权的正当性证成——控权—服务论理论合理性[J].行政法学研究,2008(1):17-23. 被引量:14
-
10胡玉鸿.法律主体概念及其特性[J].法学研究,2008,30(3):3-18. 被引量:72
同被引文献183
-
1马玲.从“馒头事件”看网络传播受众的言论自由权利与义务[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43-45. 被引量:2
-
2王月明.公民监督权体系及其价值实现[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3):38-44. 被引量:17
-
3石毕凡.诽谤、舆论监督权与宪法第41条的规范意旨[J].浙江社会科学,2013(4):79-85. 被引量:16
-
4傅郁林.诉讼费用的性质与诉讼成本的承担[J].北大法律评论,2001,2(1):239-274. 被引量:34
-
5侯健.言论自由及其限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0,1(2):62-127. 被引量:92
-
6简海燕.美国“新观念市场”理论及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1):127-133. 被引量:2
-
7凯斯.桑斯坦,田雷.超越共和主义复兴[J].清华法学,2006(1):176-223. 被引量:4
-
8田雷,.政治、审议民主与司法审查:论青年桑斯坦的宪法理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2):13-29. 被引量:1
-
9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6):19-24. 被引量:41
-
10李洁.论犯罪对象与行为对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8(3):76-79.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17
-
1李凌云.论行政举报的宪法依据[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2(1):124-140. 被引量:1
-
2许凯.论跨国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法律适用——兼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6条[J].浙江社会科学,2013(3):88-91. 被引量:2
-
3闫海,路军.基于Blog技术的法律教学改革[J].西部法学评论,2009(5):131-135.
-
4李媛.论新闻媒体中言论自由的边界——以《言论自由的反讽》为例[J].学理论,2010(21):114-116.
-
5孙文凯,周业安.居民呼吁方式的影响因素--基于城市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1(1):1-24. 被引量:2
-
6吴礼宁.论网络时代之公序良俗原则[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221-222.
-
7田新玲.青少年关于危机认知的媒介素养调查分析——以西安第48中学为个案[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6):36-39. 被引量:1
-
8田新玲.青少年关于危机认知的媒介素养调查分析——以西安市第48中学为个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28(10):61-63.
-
9靳羽.域外回应权制度及其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3):39-44. 被引量:5
-
10白婷.论“表达自由”新闻实践中的局限[J].青年与社会(下),2013(7):287-288.
二级引证文献50
-
1李新荣,刘奕汝,左志辉.人情消费与政府信任[J].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2):166-192.
-
2罗雅文.我国名誉回应权制度的构建研究[J].民商法争鸣,2019,0(1):57-65.
-
3徐梓文.论新兴权利的证立标准——以权利概念的学说为切入[J].法律和政治科学,2021(1):209-236. 被引量:1
-
4王利明.自媒体时代的回应权[J].东方法学,2023(4):68-82. 被引量:7
-
5李立丰,高娜.“网络表达权”刑法规制之应然进路—以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二款之立法范式为批判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6):76-86. 被引量:4
-
6李佳伦.影响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及时性的因素[J].当代法学,2017,31(3):79-87. 被引量:8
-
7齐延平,连雪晴.论中国人权法学研究的转向——以2015、2016年研究成果为分析基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64-176. 被引量:2
-
8种大双,孙绍荣.基于传染病模型的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与控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5):104-109. 被引量:17
-
9秦小建.精神文明的宪法叙事:规范内涵与宪制结构[J].中国法学,2018(4):23-43. 被引量:26
-
10郭春霞.关于健全公民网络舆论表达机制的几点思考[J].广东蚕业,2018,52(2):125-126.
-
1洪平凡.收入不均与社会公正[J].中国新闻周刊,2016,0(6):53-53.
-
2郑国勇.党政干部应精通经济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8(9):38-38.
-
3曾纪茂.政治市场理论的局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25-27. 被引量:1
-
4陈洪生.试析西方政治市场理论的缺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5):77-80.
-
5黄玉迎.网民表达自由与网络实名制[J].新闻与写作,2010(7):27-29.
-
6倪万华.“休”与基本人权[J].黑龙江林业,2001(2):37-37.
-
7塞思.桑德罗斯基,飞扬.自由主义的病毒[J].国外理论动态,2005(10):48-48.
-
8朱巍.网络实名制相关争议问题研究(二)——网络实名制有益于建立诚信社会[J].中国广播,2013(3):37-40. 被引量:1
-
9吴敬琏.计划与市场理论探索十四年[J].瞭望,1992(46):14-15.
-
10胡朗.短讯摘编[J].外国文学动态,2008(5):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