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物”是“特定物”吗?--与“通说”商榷
被引量:9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109,共11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参考文献10
-
1我国《物权法》第2条第2款.
-
2《民法典》.
-
3《物权法》第2条
-
4[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189页.
-
5曼弗雷德·沃尔夫 吴越 李大雪译.《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4页,第5页.
-
6王泽鉴.《民法物权1》,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
-
7[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
8.我国《物权法》第2条第3款.,..
-
9朱谢群,郑成思.也论知识产权[J].科技与法律,2003(2):23-35. 被引量:28
-
10.我国《物权法》第2条第1款.,..
二级参考文献2
-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法律出版社,2001.
-
2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法律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38
-
1熊文聪.知识产权特殊性反思——基于对“三重误读”的澄清[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4):132-149.
-
2约瑟夫.艾克曼.德意志银行的新战略及其经验[J].金融博览,2002(8):54-54.
-
3袁新尧.商标反向假冒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5):81-86. 被引量:1
-
4李晓辉.信息权利——一种权利类型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75-82. 被引量:24
-
5章正璋.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几点商榷[J].江海学刊,2004(4):114-119. 被引量:1
-
6税兵.商誉权探微[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6):23-27. 被引量:6
-
7董涛.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推定制度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4(12):11-15. 被引量:1
-
8金可可.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J].法学研究,2005,27(1):20-31. 被引量:78
-
9李明山,李峰.郑成思的版权法学思想与学术成就[J].韶关学院学报,2005,26(2):4-10.
-
10刘芝秀.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探析[J].科技与法律,2005(2):97-10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92
-
1杜平.论股东出资的几个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21):34-35. 被引量:1
-
2刘保玉.论货币所有权流转的一般规则及其例外[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3):4-9. 被引量:25
-
3牛克乾.介绍贿赂未实现但拒不交还财物行为的处理[J].中国审判,2013(2):98-99. 被引量:9
-
4薛文成.关于赠与合同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4(4):29-33. 被引量:38
-
5张国清.在善与善之间:伯林的价值多元论难题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4(7):72-78. 被引量:16
-
6周光权.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2,24(3):124-141. 被引量:90
-
7张庆麟.论货币的物权特征[J].法学评论,2004,22(5):50-54. 被引量:18
-
8刘丹冰.银行存款所有权的归属与行使——兼论存款合同的性质[J].法学评论,2003,21(1):117-120. 被引量:28
-
9刘颖.货币发展形态的法律分析──兼论电子货币对法律制度的影响[J].中国法学,2002(1):81-92. 被引量:36
-
10周友苏,沈柯.股权出资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5,27(1):51-5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9
-
1李勇,陈学文.信托产品的制度解析——兼与《信托制度异化论》作者商榷[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25(2):118-128. 被引量:9
-
2张春燕.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及利息之法律权属初探——以支付宝为样本[J].河北法学,2011,29(3):78-84. 被引量:97
-
3隋彭生.公司实物用益出资初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103-108. 被引量:1
-
4朱荣荣.微信红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6,29(3):74-79. 被引量:1
-
5王钢.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J].中外法学,2016,28(4):928-954. 被引量:43
-
6黄海涛,杨俊逸.汇款错误产生之债权不能对抗强制执行[J].人民司法,2020(2):104-108. 被引量:2
-
7刘梓熙.民法典编纂视野下存货动态质押的规范建构[J].法制与经济,2020(9):22-27.
-
8韦诗蕴.错误汇款中债权性返还请求权之质疑[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39(1):106-116.
-
9张静.同类财产混合私法调整的共有路径及其展开[J].法学,2024(5):96-112.
二级引证文献153
-
1温行健.刑民交叉实体问题破解途径探究——以“帅英骗保案”为基点[J].刑事法评论,2018(1):641-661. 被引量:6
-
2蓝寿荣,杨柳青.论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监管难题及其转型——依据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106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的分析[J].私法,2019,0(2):162-182. 被引量:3
-
3邹开亮,王霞.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优化路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1(9):36-49. 被引量:3
-
4高峰,王晓瑜.第三方支付法律规制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5):70-70.
-
5张梓弦.《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法教义学检视——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为切入点[J].东南法学,2021(2):163-182. 被引量:13
-
6戴建军,陆文辉.截贿行为的刑法评价与罪名辨析[J].研究生法学,2020(1):107-114.
-
7代其云,陈骁骅.论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及其孳息的所有权的归属及行使[J].中国电子商务,2012(2):164-165.
-
8唐松松.浅议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及利息的归属[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2):162-162. 被引量:6
-
9汪亚楠,包旭艳.我国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监管的博弈论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2):89-94. 被引量:3
-
10王悦.第三方支付对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的影响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23(2):46-49. 被引量:1
-
1费安玲.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的产生及其特点[J].比较法研究,1998,12(1):99-104. 被引量:18
-
2弗朗切斯.卡尔卡诺,丁玫.2004年《意大利民法典》公司法编之特点[J].比较法研究,2005,19(4):148-154. 被引量:2
-
3李媚.中意禁止流质契约规范比较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10):61-63.
-
4关鹿凝.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之我见[J].行政与法,2002(12):50-51.
-
5粟瑜,王全兴.《意大利民法典》劳动编及其启示[J].法学,2015(10):114-128. 被引量:26
-
6章礼强,沙国华.民法取向探析[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5,35(2):75-80. 被引量:1
-
7郑成思.独特的民法原理——民法、民诉法与知识产权研究[J].国际贸易,2001(8):32-36. 被引量:7
-
8马西米利亚诺·文奇,李云霞,李飞.论留置权制度的历史发展--罗马法、意大利法与中国法之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3(2):97-104. 被引量:8
-
9梁启明.资本主义国家土地制度的特点和法律依据[J].法学杂志,1986,7(3):32-34.
-
10桑德罗.斯奇巴尼,黄风.《意大利民法典》及其中文翻译[J].比较法研究,1998,12(1):93-98.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