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幸福的主要内容;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是幸福的终极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的社会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劳动创造和谐、促进身心和谐与价值实现建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 陈文远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6,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 5江应中.主体间性:幸福感的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8-06-17.

共引文献7437

同被引文献67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