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态经济》
1997年第6期42-46,共5页
Ecological Economy
共引文献36
-
1陈明生.福建滨海城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5-29.
-
2赵敬民.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1997,22(5):87-90. 被引量:1
-
3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2):228-232. 被引量:38
-
4此时无声胜有声[J].信息系统工程,2005,18(4):12-12.
-
5旷雄杰.旅游者选择生态旅游产品影响分析——以国际入境旅游者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5,20(3):122-125. 被引量:5
-
6于洪贤,覃雪波,何卓,朱井丽,蒋超.保护生物学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4):67-69. 被引量:6
-
7杨剑,赵敏,钱壮志.川陕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及客源市场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54-57. 被引量:6
-
8于爱水.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68-71. 被引量:16
-
9史冬防.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与前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89-92. 被引量:6
-
10高丕俭.安全走动式管理[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6(1):27-2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5
-
1丁晓阳,冯建平.生态伦理学价值取向与开发生态旅游[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21-22. 被引量:3
-
2王跃华.论生态旅游内涵的发展[J].思想战线,1999,25(6):43-47. 被引量:29
-
3周世强.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社区发展相协调的旅游行为途径[J].旅游学刊,1998,13(4):33-35. 被引量:43
-
4于占海.试论生态旅游的开发[J].经济纵横,1995(4):22-23. 被引量:5
-
5李银兰.我国生态旅游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4(17):34-35. 被引量:5
-
6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e.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1(2):56-61. 被引量:73
-
7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106-112. 被引量:323
-
8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67-71. 被引量:194
-
9苏杨.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和谐分析[J].旅游管理,2002,(2):41-43.
-
10Bryson J M, Crosby B C.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Trackling Public Problems in a Shared-power World[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2.
引证文献5
-
1孙永平,姜乃力.论辽宁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2):135-138. 被引量:1
-
2唐宗伟,张捷,张宏乔.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环境,2006,25(1):45-48. 被引量:1
-
3刘肖梅,胡继连.山东省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22(5):157-159. 被引量:5
-
4张金霞.生态旅游──神农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生态经济,1998,14(6):31-34. 被引量:8
-
5李毅,周妮笛,徐新龙,熊飘.城镇居民生态旅游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贵阳市为例[J].林业经济,2018,40(7):56-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卞显红,张光生.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要素分析——对国内外25个生态旅游发展案例的定量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6):657-663. 被引量:19
-
2高洁.四川若尔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6,25(4):48-53. 被引量:26
-
3孙冬英,冯安峰,万妍梅,沈中印,刘换菊.庐山深层次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运作模式[J].生态经济,2008,24(11):135-137. 被引量:1
-
4陈景翊,吕珊珊.吉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63-65. 被引量:1
-
5孙冬英,王燕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生态经济,2010,26(3):128-130. 被引量:6
-
6鲁小波,陈晓颖.基于AHP方法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136-138. 被引量:13
-
7朱信凯,雷海章,张娇健.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初探[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6):372-375. 被引量:13
-
8张金霞.绿色战略: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4(4):39-41.
-
9陈钦,王文烂,陈贵松.我国森林旅游企业发展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01(6):13-14. 被引量:1
-
10刘佳,陆菊,杜亚楠.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耦合作用与耦合效率评价——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城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7(5):14-21.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