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几种通气模式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利弊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几种通气模式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利弊陶国才杨宗城毕敏近十几年来,随着呼吸生理及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呼吸机的种类及通气模式不断增加,为治疗急性肺损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机械通气应用不当所造成的肺损伤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为此,笔者就目前几...
作者
陶国才
杨宗城
毕敏
机构地区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90-391,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关键词
肺损伤
通气模式
人工呼吸
分类号
R655.36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05.973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
1
Mang H,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5年,3期,731页
同被引文献
75
1
杨宗城,高建川.
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脏器损害发病中的作用[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3):225-227.
被引量:18
2
张赛,杨树源,王明璐,刘敬业,张楷文,只达石,靳永恒,陈志强.
严重脑外伤后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变化及意义[J]
.天津医药,1995,23(12):707-709.
被引量:26
3
许民辉,邹咏文.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脑脊液内皮素含量变化的初步报告[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3):172-173.
被引量:13
4
谢尔凡,杨宗城,黎鳌.
烟雾吸入伤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系统损害机理及肺灌洗和外源性PS替代治疗的实验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4):356-356.
被引量:11
5
谢尔凡,杨宗城,黎鳌.
烟雾吸入伤后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6,3(4):210-212.
被引量:3
6
谢尔凡,周来杰,汪仕良,杨宗城.
烟雾吸入伤后肺内磷脂酶A_2活性的变化及意义[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6,18(6):528-530.
被引量:7
7
朱诚,江基尧.
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和应用[J]
.中华创伤杂志,1997,13(1):1-3.
被引量:139
8
吴恒义,白涛,程多今,苏磊,邢锐,杨自力.
氧代谢监测在严重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杂志,1997,13(1):39-40.
被引量:5
9
牛立志,刘维永.
胸部撞击伤致肺挫伤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1997,13(1):58-60.
被引量:30
10
万春友,金鸿宾,王若明.
创伤性连枷胸与肺挫伤[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9(4):248-25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5
1
黄元鲁,谢昌林.
Peep在严重胸外伤的应用[J]
.微创医学,2001(6):827-828.
2
林兰玉.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13例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8):3455-3456.
被引量:1
3
石俊英.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06,13(4):34-35.
4
李伟强,董少智,孙红芹,乔忠祥.
高频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732-3733.
5
田炳哲,朴林虎.
呼吸机治疗严重多发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临床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8):51-52.
6
黄元鲁.
创伤性浮动胸壁与肺挫伤[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8,20(3):487-488.
7
张灵恩.
急性肺损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2):710-713.
被引量:13
8
何伟.
亚低温冬眠、机械辅助呼吸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3):470-472.
被引量:1
9
陈敏东,邓卫兵.
胸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J]
.广州医药,2000,31(3):28-29.
10
张军,杨艳萍.
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J]
.临床医学,2002,22(4):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
岳丽青.
重度烧伤输液护理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3,10(3):1-3.
被引量:4
2
欧阳才生,胡永才,骆焱忠,许喜生,黄泽春.
纤维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4(5):698-699.
3
贾赤宇,黄立锋,陈剑.
吸入性损伤早期应用高氧平衡盐溶液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2003,19(S1):34-35.
4
郑庆亦,郑健生,蔡少甫,陈锦河.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早期救治[J]
.东南国防医药,2004,6(3):165-166.
被引量:3
5
郑华飞,刘志远,杨宗城.
家兔烟雾吸入性损伤早期肺表面张力及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组织含量的改变[J]
.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41-144.
被引量:2
6
杨骏,李敏,郑庆亦.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气道管理[J]
.东南国防医药,2004,6(4):291-293.
7
史南玫,陶建华.
重度烧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4,5(5):125-125.
被引量:1
8
霍丽贞,梁达荣,李孝建,邓忠远,刘锡麟.
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5):738-738.
被引量:2
9
何苗.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护理进展[J]
.蛇志,2004,16(4):51-53.
被引量:1
10
陈大夫,王德怀,钟宇,王晓,张定敏,黄智勇.
小儿严重烧伤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1):42-43.
被引量:2
1
刘又宁,张劭夫.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进展[J]
.临床内科杂志,1996,13(6):5-7.
被引量:4
2
何海武.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附67例报告)[J]
.中国医师杂志,2000,2(9):559-559.
3
J.M.Gilsbach,L.Mayfrank,B.Lennartz,李杰.
神经外科中心对颅脑创伤的处理[J]
.德国医学,1998,15(2):106-107.
4
张树平,芮长宜.
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J]
.解剖与临床,1999,4(3):169-169.
5
张强,线春明,贺喜武,马海峰.
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机械通气治疗[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4):248-249.
被引量:7
6
俞森洋.
机械通气研究的进展[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9):571-574.
被引量:24
7
陈水漪,卢铃铨.
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6):701-701.
8
闫云峰,唐金珍.
人工呼吸7小时脑外伤病人开颅术后的抢救护理[J]
.中原医刊,1996,23(6):41-42.
9
张平.
呼吸机结构及通气模式[J]
.医疗装备,2002,15(8):6-7.
被引量:3
10
吕毅.
人工呼吸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2):105-106.
被引量:2
中华创伤杂志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