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与智力的影响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loy HE)的机制存在众多学说,其中血氨增高的理论营遍为医学界所接受。肝病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高,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血液中反复长期内毒素升高可引起肝脏持续损害,加速肝病的恶化。本文研究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与智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
王云滨
叶子
机构地区
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990-991,共2页
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内毒素血症
血氨增高
炎症因子
大黄
智力
水
肝病患者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1
倪群,张韶文,虞朝辉,季峰.
162例肝硬化患者血氧水平分析[J]
.浙江医学,2005,27(12):906-908.
被引量:1
2
冯顺友.
大黄防治胃肠功能衰竭[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0):795-797.
被引量:55
3
刘峰,高士杰,胡慧刚,王继文,张德平.
大黄治疗休克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38-38.
被引量:120
4
陈海平,李钢,郑銧渊.
中药合剂AA-3抑制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炎性介质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5):338-34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王硕仁,郭自强,廖家桢.
六类十八种中药对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合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3):167-170.
被引量:16
2
杨春明.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J]
.普外临床,1994,9(5):260-262.
被引量:21
3
陈德昌,景炳文,张翔宇,王越波.
大黄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4,6(6):329-331.
被引量:111
4
陈德昌,景炳文,陈基岱,赵良,严鸣.
大黄对内毒素所致肠源性感染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1994,3(2):84-86.
被引量:55
5
薛建国,王宇,许元弟.
建立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的改进[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11(5):313-313.
被引量:57
6
申冬珠,冯红.
大黄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9,5(2):77-79.
被引量:17
7
陈德昌,景炳文,杨兴易,张翔宇.
大黄对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8):449-450.
被引量:122
8
陈德昌,杨兴易,景炳文,陶红,陈学云,严鸣,张翔宇.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7):395-398.
被引量:52
9
李志军,王今达,崔乃杰,吴胜群,王玮.
家兔应激性溃疡发病机制和防治的实验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9):516-518.
被引量:8
10
焦东海 蒋小维.全国首届大黄学术研讨会文献概述[J].中医杂志,1988,29(11):66-68.
共引文献
170
1
张纯钢,邹自万,陈会清.
厚朴排气合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120-120.
2
张莹,李洁.
生大黄促进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866-3867.
被引量:3
3
杨海波,宣正荣,蔡骏.
大黄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3):306-308.
被引量:9
4
潘君泰.
大黄对重度烧伤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08,14(3):168-170.
被引量:5
5
黄英隆,吴日英,黄静芳,黄丽霞.
胃癌患者术后两种恢复胃肠功能方法的效果观察[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0):2868-2869.
被引量:5
6
吴莎日娜,巴根那,白梅荣,那木吉拉.
蒙药及其复方的基础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2010,7(3):24-28.
被引量:3
7
李泽平,王运生.
加减四磨汤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4):316-317.
被引量:28
8
陈康清,王运生.
四磨汤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17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04,20(5):25-25.
被引量:1
9
刘晓刚.
肠粘连缓解汤临床应用总结[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6):436-437.
被引量:4
10
周国芳.
大黄、芒硝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33(1):50-51.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156
1
梅爱敏,宋立刚,王瑞婷,张淑慧.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28-30.
被引量:14
2
李继强,张达荣,王友凤,罗鸿予,沈冠凤,萧树东.
口服酪酸菌对肝硬化患者免疫紊乱的影响[J]
.肝脏,1997,2(2):83-84.
被引量:3
3
何昭新,段永强.
血清AFP、CEA、IL-6和TNF水平对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价值[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4):226-228.
被引量:5
4
原庆,王惠吉.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肝硬化并发症的作用[J]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1):977-980.
被引量:18
5
韦彩花.
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浓度的护理[J]
.广西中医药,2004,27(6):55-55.
被引量:4
6
郭长青,黄宏春,李继昌,宁寒冰.
肝硬化腹水患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临床荟萃,2005,20(2):91-92.
被引量:6
7
唐世刚,董祥家.
重症肝炎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及肝细胞生长素对其作用机制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97-99.
被引量:5
8
苏新民,马芝艳.
中药灌肠法述要[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5):45-46.
被引量:17
9
贾传春,王秀娟.
中药灌肠剂治疗急症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1995,4(3):138-139.
被引量:9
10
廖克军.
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91-129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潘小娟,黄月霞.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9):1056-1057.
被引量:20
2
李平.
口服米雅BM片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海峡药学,2012,24(3):134-136.
被引量:2
3
汪群飞,罗利飞.
支持护肝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内毒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10-1411.
4
龙政,郑翔.
中医药治疗高氨血症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78-80.
5
黄普.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2013,40(5):88-89.
被引量:2
6
赵丰鸣.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黄治疗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J]
.河南中医,2014,34(3):552-553.
被引量:4
7
朱小区,吴春明,陶玉.
清腑灌肠方保留灌肠对肝性脑病患者LPS、TNF-α和IL-6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389-390.
被引量:10
8
杨国红,张红蕾,王晓,刘光伟,马素平,邵明义,陈欣菊.
解毒醒脑液治疗肝硬变早期肝性脑病疗效评价[J]
.中医学报,2014,29(4):577-579.
被引量:2
9
廖陆雷,卓蕴慧.
以大黄为主保留灌肠治疗肝功能衰竭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5,35(4):758-760.
被引量:7
10
杨天文,周纪军,廖玉,吕文良.
大黄防治肝病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3,54(22):7536-75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武文妍,王翔宇,孙克勤.
脂多糖介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损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381-1382.
被引量:2
2
张月晓,张海燕,刘立新.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大鼠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2(2):5-8.
被引量:3
3
曹红华,李晓玲.
大黄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2):987-988.
被引量:1
4
于坤.
通腑化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40-141.
被引量:2
5
曾柏伦,王聪.
双岐三联活菌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63-65.
被引量:12
6
张明明,方田,张静,于成功.
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meta分析[J]
.胃肠病学,2014,19(1):25-31.
被引量:16
7
叶月琴,向圆花.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1):40-42.
被引量:7
8
张美华.
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4,38(11):1273-1274.
被引量:2
9
陈新,扎西草,岳新霞.
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4,29(B12):160-160.
被引量:1
10
庄贤栩,裴仁治,陆滢,张丕胜,刘旭辉,马俊霞,吴静怡.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白血病化疗所致腹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110-113.
被引量:19
1
郭晓明,贺莉蓉,张咏梅.
低钠血症与肝昏迷[J]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2,1(1):17-17.
2
方黎明,姒建敏,高敏,钱国胜,王跃进,章国华.
肝硬化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氨浓度的变化[J]
.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55-56.
被引量:20
3
韦彩花.
加用中药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浓度的护理[J]
.广西中医药,2004,27(6):55-55.
被引量:4
4
卢竞,张金华.
肝性脊髓病误诊3例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6):606-607.
被引量:1
5
鞠莹,宋薇,孟晨鑫,杨方,王颖,魏倪.
肝性脑病74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3):192-193.
被引量:2
6
血氨增高为什么会引起肝性脑病?[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02-802.
7
彭乃宝,韦代林,廖嘉忠,黄培宁.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734-735.
8
陆铭,刘国珍.
重型肝炎82例血氨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淮海医药,2007,25(4):334-334.
被引量:1
9
孟建勋,吴明权.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08,28(8):94-95.
10
李海军,李东,许景耀,杨新英,孙殿兴.
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2):243-245.
被引量:5
浙江医学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