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3种酸枣仁的炮制体会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考证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得出生、熟枣仁均可治不眠;炒酸枣仁以微炒或炒黄为宜;三种酸枣仁炮制品用时捣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的结论。通过市场调查,证实了蜜酸枣仁在福州用得还是比较普遍的推测。总结三种酸枣仁炮制品主治的侧重点,为临床选择应用三种酸枣仁炮制品提供参考。
作者
宋金泉
梁贞杰
机构地区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出处
《海峡药学》
2008年第9期72-73,共2页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关键词
酸枣仁
炒酸枣仁
蜜酸枣仁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1
赵秋贤,王清莲,黄建华.
酸枣仁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16(4):432-434.
被引量:27
2
王和平,李艳凤,张晓燕.
酸枣仁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04,21(2):21-23.
被引量:4
3
福建省卫生厅编.福建省中药炮制规范[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山版社,1988,4.
4
应安平,唐江峰.
三种酸枣仁炮制品的比较[J]
.辽宁药物与临床,1999,2(3):42-4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吴树勋,张建新,徐涛,李兰芳,赵淑云,兰漫野.
酸枣(仁、叶、肉)与酸枣皂甙A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685-687.
被引量:46
2
王健,林晓.
生、炒酸枣仁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比较[J]
.中成药,1994,16(10):24-25.
被引量:13
3
彭智聪,张华年,陈莎,郭望祥.
酸枣仁对内毒素发热小鼠SOD降低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69-370.
被引量:17
4
王健.
生、炒酸枣仁中镇静催眠成分初探[J]
.中成药,1989,11(1):18-19.
被引量:14
5
万华印,孔祥平,丁力,陈兴坚.
酸枣仁总皂甙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
.中草药,1996,27(2):103-103.
被引量:20
6
王健,林晓,丁少纯.
酸枣仁不同部位中酸枣仁皂甙A和B的含量测定[J]
.中成药,1996,18(5):23-23.
被引量:10
7
姜传理.
酸枣仁加工炮制理论的初步探讨[J]
.现代应用药学,1996,13(2):22-23.
被引量:1
8
刘福详 高剑锋.炒制程度对酸枣仁提取物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5):28-28.
9
张志杰.酸枣仁、柏子仁的炮制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1983,(2):52-52.
10
娄松年.生、炒酸枣仁水煎剂镇静、安眠作用比较[J].中成药研究,1987,(2):18-18.
共引文献
31
1
秦凯明,李强,倪广华,申屠夏俊,邓慧君,吴斌卿,田浩宇,于畅,孙倩茹.
酸枣仁活性成分在改善海上作业人员睡眠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食品,2021(15):25-29.
被引量:1
2
冷晓赟,韩钟博.
单味益智健脑中草药的实验研究--39种药材的分析[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4(3):186-190.
3
周永红,王立升,李伟光.
酸枣仁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
.中国油脂,2005,30(9):68-69.
被引量:12
4
吴鸿扬.
中药清炒法探索[J]
.海峡药学,2006,18(4):141-142.
被引量:4
5
吴和珍,陈婧,杨艳芳,施峰,刘焱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酸枣仁油的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24-27.
被引量:8
6
肖韡,刘宗林,李智欣,何计国.
柏子仁中改善睡眠有效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475-479.
被引量:29
7
周忻,余河水,张洁,马百平,刘萍.
生、炒酸枣仁HPLC指纹图谱比较[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4):26-28.
被引量:7
8
李宝莉,陈雅慧,胡锐,唐俊杰,赵丽梅,袁秉祥.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9):1636-1639.
被引量:15
9
余惠敏,陈崇宏,陈少雅.
酸枣仁提取物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9,18(3):180-184.
被引量:3
10
李会军,李萍,余国奠.
酸枣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8(3):15-19.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72
1
Alexander K.C.Leung,Kin Fon Leong,Joseph M.Lam.
Erythema nodosum[J]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2018,14(6):548-554.
被引量:6
2
白焱晶,程功,陶晶,王邠,赵玉英,刘毅,马立斌,涂光忠.
酸枣仁皂苷E的结构鉴定[J]
.药学学报,2003,38(12):934-937.
被引量:30
3
纪姝晶,王洋,崔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枣仁样品中的皂苷A和B的含量[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0):2405-2407.
被引量:8
4
郭建民.
“逢子必炒”之探索[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3):59-60.
被引量:9
5
吴玉兰,丁安伟,包贝华.
炒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05,28(3):219-223.
被引量:15
6
赵启铎.
酸枣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理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5,22(4):331-333.
被引量:45
7
刘庆林.
杏仁药对的临床应用[J]
.陕西中医,2005,26(11):1231-1232.
被引量:7
8
贾天柱.
再论中药生熟的变化与作用[J]
.中成药,2006,28(7):984-986.
被引量:17
9
吕雅琴,罗和春,席巧真,许珂.
心神宁片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400-402.
被引量:10
10
倪尉,周刚,胡丽玲,田丹丽,姜晓茜,欧阳昌汉.
刺蒺藜提取物抗炎、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78-277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宋佳,段树卿,黄飞龙,于磊,李万娟,李云霞.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3):12-16.
被引量:5
2
隋利强,王建,黄礼书,陈喆明.
蜜炙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含量测定[J]
.世界中医药,2016,11(6):1085-1087.
被引量:6
3
朱晓钗,刘晓,汪小莉,祝婷婷,朱慧,蔡皓,蔡宝昌.
基于“生效熟增”论探讨酸枣仁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物质基础[J]
.中药材,2017,40(8):1991-1995.
被引量:17
4
贺素容,王晶,吴博,吴建华,王昌利,武旭,赵重博.
响应面法-中心复合法优选炒酸枣仁炮制工艺[J]
.中医药导报,2020,26(15):52-55.
被引量:6
5
甘元伟,孙尚萍,梁江,田婧,王德位,余谦,黎冰冰.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名老中医吴正石治疗湿热型结节性红斑的用药组方规律[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9):6-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黄佳珉.
栀连二陈汤加减合并金黄膏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瓜藤缠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8-19.
2
王艳艳,汪郁琦,闫金铭,黄莉莉,李廷利.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药对生-炒酸枣仁中总黄酮及总皂苷的提取工艺[J]
.化学工程师,2020,0(1):10-15.
被引量:6
3
宋佳,黄飞龙,段树卿,侯超,李云霞.
Plackett-Burnman设计联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心神宁片的提取工艺[J]
.中草药,2016,47(3):430-435.
被引量:14
4
王羽凝,穆丽华,王石,魏沛沛,王茹,刘屏.
RP-HPLC法同时测定芍枣胶囊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2):77-79.
被引量:2
5
张军武,赵琦,叶木兰.
酸枣仁汤质量标准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119-122.
被引量:4
6
周赛男,郭宝林.
简化样品处理快速测定酸枣仁中多种成分含量的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4):468-472.
被引量:7
7
夏苑莺,娄成利,赵俊,沈晓琴,徐业,丁磊.
安神足浴方配合舒眠中药枕治疗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40-144.
被引量:7
8
闫珍珲,李小芳,宋佳文,谢龙,刘罗娜,廖艳梅,仲粒.
中药材的净制与切制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9,10(2):51-54.
被引量:8
9
宋佳,侯超,段树卿,李云霞.
心神宁片特征图谱的初步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3):34-36.
10
张红岩,成光宇,初洪波,林艳玲,崔畅.
五味枣仁颗粒的质量规范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20,40(2):251-254.
1
李卒,欧洋,马静,张力,张朝阳,王曙.
藏紫草的生药学研究及其含量测定[J]
.华西药学杂志,2014,29(4):413-416.
被引量:7
2
赵彦辉,谢明,杜晓峰,张博特,王莹.
本草文献版本研究浅析[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1):25-32.
被引量:3
海峡药学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