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淮北煤矿区地表塌陷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地表塌陷是煤矿开采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它直接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负效应。煤矿区地表塌陷的治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科多、面广。分析了安徽省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现状、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认为塌陷区治理应该遵循依法治理、依靠科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作者
周军
张启兵
机构地区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出处
《能源环境保护》
2008年第5期35-36,39,共3页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采煤塌陷地
环境效应
治理模式
分类号
TD993 [矿业工程—选矿]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1
舒俭民,王家骥,刘晓春.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72-75.
被引量:38
2
白中科,赵景逵,朱荫湄.
试论矿区生态重建[J]
.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35-41.
被引量:84
3
孙绍先 李树志.我国煤矿土地复恳与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技术途径.中国土地科学,1994,5:41-4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徐嵩龄.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性质[J]
.科技导报,1995,13(3):18-20.
被引量:21
2
舒俭民,刘连贵,张岱松,张维喜,李广和.
石墨矿废弃地生态复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6,16(3):191-195.
被引量:16
3
徐嵩龄,科技导报,1995年,3期,18页
4
李根福,土地复垦知识,1991年
5
白中科,王治国,赵景逵,佟则昂,陈建军.
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J]
.煤炭学报,1997,22(5):542-547.
被引量:33
6
郭焕成,吴登茹,朱宏星.
我国的土地恢复[J]
.生态学报,1990,10(1):24-27.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17
1
孙泰森,白中科.
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56-59.
被引量:39
2
刘强,毕华,黄澜.
海南岛海岸砂矿开采区的生态退化及恢复[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79-81.
被引量:11
3
樊振辉.
锰矿废弃区生态恢复研究结果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4(2):60-63.
被引量:1
4
童方平,李贵,龙应忠,杨勿享,石文峰.
土壤改良剂和石灰对锑矿区造林成活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6-71.
被引量:2
5
赵秀文,王新宇.
浅析米泉市铁厂沟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J]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3):148-149.
6
张桂莲,张金屯,郭逍宇.
安太堡矿区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51-155.
被引量:28
7
梁冰,白国良.
阜新市新邱露天矿东排土场土地复垦模式研究[J]
.露天采矿技术,2005,20(1):29-31.
被引量:18
8
方祖光.
福州市采矿废弃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研究[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2):48-49.
被引量:2
9
何兵,陈其兵,曾得刚,胥晓刚.
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恢复理论及应用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4):66-70.
被引量:8
10
黄学平.
矿业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J]
.江西化工,2005,21(4):23-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1
1
陈庆伟,陈凯麒,梁鹏.
流域开发对水环境累积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1(4):300-305.
被引量:19
2
杨扬,龚晓灵.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水域综合利用策略分析[J]
.江淮水利科技,2012(3):31-32.
被引量:2
3
程必定.
中部省份要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城市经济,2004(9):24-27.
被引量:1
4
郭文兵,邓喀中,邹友峰.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6-10.
被引量:59
5
魏一鸣,吴刚,刘兰翠,范英.
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与应用进展[J]
.管理学报,2005,2(2):159-170.
被引量:74
6
陈广洲,汪家权,李如忠,钱家忠.
淮河安徽段水质与产业密度的关系[J]
.水资源保护,2005,21(3):6-8.
被引量:8
7
任建会.
太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J]
.华北国土资源,2008(1):56-58.
被引量:2
8
胡振琪,程琳琳,宋蕾.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J]
.环境保护,2006,34(10A):59-62.
被引量:37
9
刘伯恩.
对建立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J]
.中国矿业,2006,15(11):33-36.
被引量:9
10
肖克炎,丁建华,刘锐.
美国“三步式”固体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评述[J]
.地质论评,2006,52(6):793-798.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4
1
万伦来,胡志华,李勤.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23-1027.
被引量:7
2
张美微,邓蓉蓉,汪佳.
开采沉陷对矿区土地的影响及治理[J]
.陕西煤炭,2011,30(3):20-21.
被引量:1
3
王神虎,任智敏,窦志荣,胡耀青.
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产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6):68-69.
被引量:22
4
王梅.
浅谈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地质问题研究[J]
.西部资源,2024(2):70-7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朝朝.
煤矿开采地表沉陷关键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J]
.区域治理,2018,0(7):84-84.
2
任建会.
太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J]
.华北国土资源,2008(1):56-58.
被引量:2
3
沈茂英.
川西地区战略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2011(2):1-7.
4
万伦来,丁焱燕,朱琴.
矿产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缘起、理论及最新进展[J]
.生态经济,2012,28(10):169-172.
被引量:4
5
王化杰,任理想,赵淑云,李刚.
矿山湿地水体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6):85-88.
被引量:4
6
王金喜,李彦恒,孙利辉.
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40(5):5-7.
被引量:12
7
李旭.
浅析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预防及应对措施[J]
.甘肃科技纵横,2014,43(11):27-28.
被引量:2
8
陈军,成金华.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11-119.
被引量:71
9
迟占国,郭森林.
平朔3号井工矿首采面地表沉陷规律分析[J]
.陕西煤炭,2015,34(1):48-51.
被引量:2
10
戎虎仁,白海波.
龙固煤矿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隔水特性分析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42(2):80-83.
被引量:2
1
汪良栋.
依法治理开矿尾砂危害的体会[J]
.江西水利科技,1994,20(1):40-41.
2
方万勇.
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1):200-200.
3
严义荣,丁德仪.
煤矿开采区地面的稳定性评价[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16(6):11-13.
4
接培贤.
煤矿环境保护浅探[J]
.山东煤炭科技,1996,14(2):46-47.
被引量:1
5
高为民.
浅谈依法治理煤矿安全生产[J]
.西北煤炭,2004,2(2):34-36.
6
李永杰.
浅论煤矿开采中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J]
.大观周刊,2012(34):168-168.
7
贾光明.
煤矿开采中沉陷区的充填技术[J]
.科技与生活,2012(22):129-129.
被引量:1
8
欧阳江城.
赤峰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82-82.
被引量:1
9
张秀艳,冯颖俊.
浅谈河南省煤矿地下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0):228-228.
10
甘肃省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进展[J]
.矿产资源开发,1998(11):12-13.
能源环境保护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