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余华小说的张力叙事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力”一词原为力学术语,指“一种与物体伸长或扩张相联系的弹性力”。具体地说,张力是指物体内部方向相反又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物体在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某种“势”,这种“贽”显示了物体内部诸结构要素的紧张关系。“张力”作为诗学概念,是新批评派对康德“二律背反”命题在文学批评中的一次创造性运用,
作者
王侃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131,共5页
关键词
“张力”
余华小说
叙事
“二律背反”
创造性运用
相互作用
紧张关系
结构要素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1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余华.
我的文学道路——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
.当代作家评论,2002(4):4-19.
被引量:43
2
赵毅衡.
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
.当代作家评论,1991(2):33-38.
被引量:69
3
余华,杨绍斌.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
.当代作家评论,1999(1):4-13.
被引量:148
4
张清华.
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
.南方文坛,2002(4):4-8.
被引量:95
5
余岱宗.
论余华小说的黑色幽默[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3):46-4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21
1
王侃.
别裁伪体亲风雅:“一点点”又论——余华“少作”诠疏之三[J]
.文艺争鸣,2022(9):128-136.
2
于京一.
文学的“减法”与“加法”——兼论先锋小说以来文学创作的哲理化倾向[J]
.网络文学评论,2020(2):93-99.
3
吴卫华.
《文城》与余华对传统的再发现[J]
.华中学术,2021(3):115-123.
被引量:1
4
向荣.
中国先锋小说的终结与蜕变[J]
.山花,2008(16):143-161.
5
石慧.
论余华小说的叙事特点[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9-32.
被引量:2
6
刘永涛,欧阳文章.
从“极致”到“无比单纯”的叙事——论《圣经》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J]
.山花,2006(6):129-136.
被引量:2
7
李杨.
为什么关注文学史——从《问题与方法》谈当代“文学史转向”[J]
.南方文坛,2003(6):10-16.
被引量:16
8
姜智芹.
影响与接受——卡夫卡之于中国新时期作家[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8-72.
被引量:5
9
文贵良.
文学汉语:想像与实践[J]
.华文文学,2005(5):56-61.
被引量:2
10
董颖.
解读暴力世界——揭开《一九八六年》的面纱[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20-21.
同被引文献
73
1
张清华.
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
.南方文坛,2002(4):4-8.
被引量:95
2
张靖伟.
历史与逻辑的张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思考[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2):41-43.
被引量:3
3
余华,杨绍斌.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
.当代作家评论,1999(1):4-13.
被引量:148
4
莫言.
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J]
.当代作家评论,1991(2):30-32.
被引量:41
5
赵毅衡.
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J]
.当代作家评论,1991(2):33-38.
被引量:69
6
肖明翰.
福克纳主要写作手法的探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90-97.
被引量:23
7
袁菁.
目睹阴暗的刀锋——余华《世事如烟》文本解读[J]
.消费导刊,2008(9):203-203.
被引量:2
8
林华瑜.
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解读[J]
.中国文学研究,2001(4):70-74.
被引量:16
9
昌切,叶李.
苦难与救赎——余华90年代小说两大主题话语[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96-101.
被引量:35
10
余华.《卡夫卡和K》,见《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9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引证文献
8
1
王侃.
别裁伪体亲风雅:“一点点”又论——余华“少作”诠疏之三[J]
.文艺争鸣,2022(9):128-136.
2
谭珊珊.
新写实小说“反典型”人物塑造的当代意义——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43-144.
3
于勇成,王首历.
花落,水流红——2008年余华研究述评[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60-65.
被引量:1
4
赵山奎.
“文学之外”的拯救:余华与卡夫卡的文学缘[J]
.文艺争鸣,2010(12):59-64.
被引量:5
5
刘德岗.
多重建构,创造坚奥——论余华《死亡叙述》之叙事张力[J]
.写作,2011(12):10-14.
被引量:1
6
梁骏.
“情节与叙事”——空间序列设计的基本手法[J]
.大观(论坛),2018(10):35-37.
7
王琪.
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视域下的《活着》[J]
.文学教育,2020(21):120-121.
8
王金华.
论余华创作的悲剧意识[J]
.青年文学家,2016,0(3Z):29-2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侃.
余华文学年谱[J]
.东吴学术,2012(4):108-121.
被引量:8
2
王静.
奥地利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J]
.外语教学,2013,34(3):93-96.
3
黄沈俊,王有亮.
2012年余华研究综述[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2):55-59.
被引量:1
4
孟觉之,陈清华.
余华的“加减乘除”[J]
.江苏社会科学,2017(1):188-193.
5
赵亚亮.
从家园意识视角分析卡夫卡对余华的影响[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6):104-105.
被引量:1
6
王宏图.
通向“文城”的漫长旅程——从余华新作《文城》看其创作的演变[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4):86-94.
被引量:11
7
黄芳芳.
悲剧下的温情——余华小说《文城》的艺术内涵探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42(7):113-117.
1
任南南,张守海.
在巨人肩上的写作:重读《爸爸爸》的一种方式[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2):87-90.
被引量:2
2
张昕华.
“浪漫传奇”在《红字》的创造性运用[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3):57-60.
3
崔建梅,孙霞.
浅析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09(11):29-30.
被引量:8
4
巴亚琼.
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与途径研究[J]
.科技资讯,2009,7(22):224-224.
5
张琪.
浅谈课堂教学中微笑的艺术[J]
.时代教育,2008(1):72-72.
被引量:1
6
温利平.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首要处理好四种“紧张关系”[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5):5-6.
被引量:1
7
董艳芹.
关于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二律背反及其抉择[J]
.高等农业教育,2003(11):26-27.
8
曾文丽.
浅谈学术论文的摘要[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9):263-264.
9
陈赜.
嫦娥与义山诗[J]
.作家,2006,0(5):118-120.
10
吴雪伶.
“诗缘情”新辨[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84-87.
文艺争鸣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