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教融合与宋代隐逸的精神化转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宋代三教融合的思想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仕隐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仕"与"隐"不再是互相对立的两极,在朝为官、居家奉佛,亦官亦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宋代文人自号"居士"、"道人"者很多",隐逸"日益精神化,成为行为主体内在的一种价值取向,而不再仅仅停留在形迹上的归隐层面。
作者
曹瑞娟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15-18,共4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三教融合
隐逸
居士
精神化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李红霞.
论白居易中隐的特质、渊源及其影响[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48-52.
被引量:15
2
牟钟鉴.
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40(6):132-136.
被引量:18
3
张玉璞.
宋代文人“居士”情结的社会文化阐释[J]
.山东社会科学,2002(3):100-10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毅.
中国士大夫隐逸文化的兴衰[J]
.文艺研究,1989(3):55-64.
被引量:9
2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北京:中华书局版,1983..
3
黎靖德.朱子语类[z].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张孝祥 徐鹏校.于湖居士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驳顾道士夷夏论[A].弘明集:卷七[C].
7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8
与顾道士书[A].弘明集:卷六[C].
9
蔡德贵.
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J]
.孔子研究,2000(4):72-8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38
1
刁龙.
参悟、移情、化欲、禁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方法启示[J]
.宏德学刊,2022(2):323-331.
2
丁国强.
愁思与闲情——宋诗“灯”意象的两种情感形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00-202.
3
张玉璞.
三教融摄与宋代士人的处世心态及文学表现[J]
.孔子研究,2005(2):86-101.
被引量:8
4
吴卉.
张元幹词中的宋文化情结[J]
.黑龙江史志,2010(22):50-52.
5
丁克家,马莉.
从宗教对话到文明对话的途径和前景——以中国宗教为例的探讨[J]
.宁夏社会科学,2006(1):86-91.
被引量:2
6
白丹,闫煜涛.
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及其对传统私家园林的影响[J]
.广东园林,2007,29(3):8-10.
被引量:7
7
马斗成,王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宋代士大夫研究综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49-56.
被引量:1
8
李大伟,陈冬梅.
维摩诘对居士文人精神的影响[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2):69-72.
9
刘艳萍.
白居易分司东都与洛阳闲适诗唱和群体形成的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1-6.
10
韩传强.
佛教何以融入中国[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30-3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
1
王向阳.
烟气氤氲 人神共享 漫话瓷香炉[J]
.收藏家,2008(10):80-8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徐璐.
宋画中的香炉图示初探[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0(2):50-52.
被引量:3
2
邓楚云.
论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13):25-2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颖竹,马清林,李延祥.
略论秦汉至两宋时期的香料[J]
.文物,2013(5):70-76.
被引量:4
2
尹航.
博山炉功能初探[J]
.神州民俗,2014(1):52-55.
被引量:1
3
高清瑜.
故宫博物院宋画中的香炉[J]
.收藏与投资,2022,13(12):32-34.
1
刘奎林.
思维科学36讲[J]
.成才之路,2012(18).
2
孙旭武,王玉莉.
“真”观念在近代哲学中的开显[J]
.学术界,2013(9):237-238.
3
贾志斌.
论孔孟儒学的仕隐观[J]
.文教资料,2011(8):72-73.
4
周薇.
王维思想中的儒学积淀[J]
.科教文汇,2007(08X):165-166.
5
陈爱和.
幸福是一种感觉[J]
.教育艺术,2003(3):44-44.
6
廖玉蕙,李欣(摘).
算命袋[J]
.课外阅读,2006(1):11-11.
7
西安万寿八仙宫:走在行善的路上[J]
.中国宗教,2012(10):48-49.
8
石明庆.
“维摩人生”刍说──略谈《维摩诘经》对中土士人人生态度的影响[J]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1):57-62.
9
陈蓉蓉.
走进精神化的审美世界——从阿多诺的《美学理论》说起[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5):121-122.
10
夏建国.
“精神”失落的本体论拯救[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4(4):13-19.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