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解放理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批判了鲍威尔在犹太人解放问题上的观点。他把鲍威尔的观点归结为"政治解放",并且指出政治解放是有缺陷的解放。其实,无论是马克思还是鲍威尔都没有把当时的政治解放当成彻底的解放,只不过在彻底解放的问题上,鲍威尔强调思想解放,而马克思强调社会解放。
作者
刘富胜
机构地区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3,共3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政治解放
思想解放
社会解放
分类号
B03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1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93页.
3
马克思.《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2页.
4
J Sidney Hook,From Hegel to Marx ,Mid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 9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6页.
共引文献
360
1
徐岿然.
论大实践视野的信息理性与科学发展的系统思路[J]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2):38-42.
2
谢建芬,戴海东.
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中州学刊,2004(4):64-66.
被引量:1
3
刘一民,王清玉,李大新.
论我国运动员的精神动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891-893.
被引量:10
4
叶向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学民族性的思考[J]
.当代文坛,2001(5):45-47.
被引量:5
5
戴海东.
资本主义与创新[J]
.科学社会主义,2005(2):81-85.
6
王南湜.
《德意志意硕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05(10):1-5.
被引量:13
7
卜祥记,范迎春.
重新评价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鲍威尔之争[J]
.求索,2007(3):122-125.
被引量:1
8
刘素民.
人存在的自由与神恩之境[J]
.世界宗教研究,2007(3):127-136.
被引量:1
9
张雪魁.
回归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传统——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批判逻辑及其当代意义[J]
.学术月刊,2007,39(9):77-81.
被引量:3
10
张青兰.
人格的历史嬗变及其动力系统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2007(5):70-73.
同被引文献
11
1
朱宝信.
人权、公民权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1993(5):35-41.
被引量: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92.
4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
5
[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尔诗集[M].王立,等,译.北京出版社,2004.
6
贾利民.
论犹太人问题与现代性批判[J]
.云南社会科学,2008(1):62-66.
被引量:6
7
刘增明.
论马克思对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关系的批判和重构——从《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解读来看[J]
.哲学动态,2009(3):21-26.
被引量:4
8
李淑梅.
人类解放:消除对政治国家、宗教和金钱的崇拜——读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J]
.学习与探索,2010(4):21-25.
被引量:11
9
侯小丰.
“自由何以实现”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进路——重读《论犹太人问题》[J]
.浙江学刊,2010(4):44-53.
被引量:8
10
李金和.
人类解放前提论--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理论月刊,2011(6):35-3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唐永,徐军.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初次探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本解读的四重维度[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6-20.
2
李荣亮.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国家发展观[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1):86-88.
1
张进蒙.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旨趣[J]
.长安学刊,2015,0(2):88-89.
2
张和平.
厄罗斯的非现实化与现实化的厄罗斯──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人的概念的过时性解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3):58-63.
被引量:1
3
余其铨,周玉梅,许志宁.
对社会主义社会自由的思考[J]
.现代哲学,1992(1):21-25.
4
赖大仁.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当代意义[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6,27(4):85-92.
被引量:2
5
仰海峰.
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探析[J]
.东岳论丛,2005,26(2):34-41.
被引量:12
6
谭清华.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初探——基于阿伦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比较视角[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3):47-53.
被引量:9
7
刘同舫.
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J]
.哲学研究,2007(3):9-15.
被引量:30
8
张一兵.
不可能性:后马克思思潮的政治立场[J]
.求是学刊,2004,31(1):12-13.
被引量:10
9
乔春梅,李敏.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自由观的承继[J]
.求索,2013(9):98-101.
10
崔瑞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J]
.发展论坛,2000(3):31-32.
社会科学辑刊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