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7
-
1丁力.农业的家庭经营与产业化经营[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1):63-68. 被引量:4
-
2郑大豪.试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任务与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1999(2):23-28. 被引量:4
-
3赵惠,黄浩.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规模经济[J].贵州社会科学,1998(1):42-46. 被引量:11
-
4胡定寰.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初探[J].中国农村观察,1997(6):23-28. 被引量:32
-
5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J].探索与争鸣,1997(11):20-23. 被引量:2
-
6鲁振宇,易法海.贸工农一体化产生的诱因及规模界定[J].中国农村经济,1996(6):24-28. 被引量:6
-
7李剑涛,张苏林,闫拴太,罗文学.健全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焦点和核心——千阳县蚕桑、奶畜、烤烟贸工农一体化改革试验报告[J].中国农村经济,1996(6):34-40. 被引量:6
-
8丁力.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形式与政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7(2):29-32. 被引量:26
-
9牛若峰.再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J].农业经济问题,1997,18(2):18-22. 被引量:42
-
10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1997(5):4-8. 被引量:41
二级引证文献9
-
1生秀东.订单农业的运行机理和稳定性分析[J].中州学刊,2004(6):37-40. 被引量:11
-
2周震虹,高阳,王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J].求索,2005(4):21-23. 被引量:4
-
3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研究的国际比较:一个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7(8):148-150. 被引量:14
-
4聂晶,张明林.基于新兴古典主义分工理论的农业产业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6):144-147. 被引量:5
-
5薛强,乔光华,樊宏霞.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组织模式[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2):25-28. 被引量:6
-
6罗攀柱,岳臻.高产油茶经营规模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73-77. 被引量:1
-
7陈斌.解决我国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的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4):67-71. 被引量:2
-
8张辰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初级发展模式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102-106. 被引量:3
-
9杨秋海.“互联网+”视域下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中州学刊,2016(9):39-42. 被引量:14
-
1路至伟.建立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激励机制初探[J].上海企业,1991(12):7-10.
-
2刘恩华.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初探[J].生态经济,2006,22(1):28-30.
-
3李志学,乔晓玲.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初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10):16-19. 被引量:4
-
4张彦和,王荣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初探[J].云南科技管理,1999,12(3):12-14. 被引量:2
-
5苏明.中国农业资金运行机制初探[J].当代经济科学,1989,11(5):72-78.
-
6曲义民,杨国兴.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初探[J].农场经济管理,1992(4):13-14.
-
7赵羽.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9-11.
-
8郑晓非.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步入市机制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2):19-19.
-
9林爱金,陈裕德.建立国有林场内部融资机制初探[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8(1):14-15.
-
10卢光来,鲍治秀.农业科技大承包运行机制初探[J].软科学,1994,8(1):58-6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