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栽培密度对色素万寿菊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试验,对色素万寿菊产量、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限定范围内,密度与产量呈正相关、与农艺性状呈负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性状随之降低。
作者
邓志兰
刘涛
张春华
白玉莲
滑建立
黄前晶
文峰
机构地区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通辽市交通工程局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5期45-45,59,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色素万寿菊
密度
产量构成
分类号
S681.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4
1
邹瑜,王继涛.
色素万寿菊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04(5):46-47.
被引量:14
2
穆英芳.色素万寿菊栽培技术.经济作物,2002,(2):35-35.
3
张春华,黄前晶,孟桂兰,崔双柱,邓志兰,滑建立.
色素万寿菊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65-67.
被引量:42
4
杜长玉,胡兴国,何忠仁,邵玉彬.
不同密度对大豆产量和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35-36.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金财,吴喜春,白代晓,张春华,白玉莲,张志勇,邓志兰,李默,莫德乐吐,张莉,乔文杰,黄前晶.
色素作物——侧金盏花、万寿菊[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5):43-44.
被引量:3
2
陈红兵,王金胜,张作刚.
万寿菊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404-406.
被引量:16
3
索全义.内蒙古东部旱作春大豆高产农业措施最佳组合方案研究[J].华北农学报,:29-29.
4
王国云,樊强,李荣富,蒋亲贤.
万寿菊杂交一代制种生产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28(S1):48-49.
被引量:12
5
王祝年,肖邦森,李渊林,明建鸿.
海南岛香料植物名录[J]
.热带作物学报,2002,23(4):62-72.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92
1
何念,刘歆,杨芳,陈艳,吴吉平,汪嫒嫒,邓军波.
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中豆4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62-66.
2
臧广鹏,杨振华.
金盏花产业市场回顾与展望[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3):74-74.
被引量:2
3
李成虎,郭军红,马聪英,杨红,王敏,牛永岐.
小麦套种大豆效益分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6):56-57.
被引量:7
4
王立凤,范文艳,姜述君,杨克军.
种植密度对万寿菊生物学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6):25-28.
被引量:16
5
吴志刚,王平,吕双双,赵景云,张玉静,李娜.
色素万寿菊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7(4):33-37.
被引量:13
6
秦清.
万寿菊花中叶黄素提取及分离提纯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28(1):55-58.
被引量:7
7
张文杰,张玉艳,李首昌,蔡金光.
大豆新品种晨环1号选育报告[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2):42-42.
被引量:4
8
盛积贵.
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3):114-115.
被引量:12
9
王成玉,孟宪武,郭玉刚.
色素万寿菊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高产栽培措施探讨[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2.
被引量:6
10
何建春,张恩和,张礼军,何庆祥,张娟,李峰.
叶面喷施氮肥对万寿菊生长发育和花产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5):92-9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93
1
赵振勇,田长彦,马英杰,吕昭智,王平.
高密度种植下棉花群体质量主要指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3):9-13.
被引量:20
2
李帮秀,宗学凤,张建奎.
黑粒小麦的营养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753-755.
被引量:31
3
孙道杰,王辉,闵东红,李学军,冯毅.
获得小麦群体高产的单株选择性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181-183.
被引量:3
4
芦新友,侯飞,陈国毅,李春燕,周永强.
色素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05(6):36-37.
被引量:4
5
王英,严学东,莫饶,庄南生,郑成木.
30个旱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相关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05,26(1):91-97.
被引量:6
6
王荣栋,孔军,陈荣毅,张伟.
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J]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5):309-314.
被引量:28
7
何中虎,夏先春,罗晶,辛志勇,孔秀英,景蕊莲,吴振录,李杏普.
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54-156.
被引量:61
8
张春华,黄前晶,孟桂兰,崔双柱,邓志兰,滑建立.
色素万寿菊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2):65-67.
被引量:42
9
宋志伟,杨首乐.
春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74-176.
被引量:43
10
汪芳,金珠群,黄一青.
播期对短季棉营养代谢、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6,47(4):414-41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陈华,林淑玲,沈浩.
田野菟丝子寄生对薇甘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51-16754.
被引量:7
2
李金才,唐光雷,李存东.
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个体形态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20-10222.
被引量:12
3
白建军,周生伟,汤开东,石培春,曹连莆,李卫华,艾尼瓦尔.
黑小麦单株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36-15238.
被引量:13
4
张雪莲,吴丽艳,孙薇薇.
赤峰地区色素万寿菊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5):104-104.
被引量:1
5
叶秀勇,蒋梅,张东霞,熊素梅,穆英芳.
色素万寿菊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2(6):35-35.
被引量:4
6
赵玳琳,何海永,谭清群,杨学辉.
种植密度对万寿菊主要病害、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田间药剂筛选[J]
.北方园艺,2021(21):78-8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方伏荣,董庆国,张建平,胡艳红,柴玉梅,张金汕,金平.
新疆大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13,50(8):1386-1391.
被引量:4
2
王成玉,孟宪武,郭玉刚.
色素万寿菊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高产栽培措施探讨[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2.
被引量:6
3
莫南.
云南省薇甘菊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2):40-41.
被引量:10
4
管利军,张利民,陶志柱,滕祥增,王雅琳,李萍,朱晓平.
黑小麦新品种新春36号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20-6421.
被引量:9
5
张志明,王军,田惠萍,陈淑萍,许秀琴.
万寿菊高效栽培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61-62.
被引量:2
6
黄明灯.
棉花创07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园艺与种苗,2012,32(8):77-80.
被引量:1
7
袁永成.
西北地区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黄豆为例[J]
.农业与技术,2012,32(9):63-63.
8
泽桑梓,杨斌,季梅,马惠芬,刘凌,李浩然,苏尔广.
3种菟丝子对薇甘菊寄生及扩散能力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3,42(4):73-76.
被引量:9
9
张雪莲,吴丽艳,孙薇薇.
赤峰地区色素万寿菊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5):104-104.
被引量:1
10
郑洁,李金才.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模式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2):10-12.
被引量:5
1
刘亚令,张鹏飞,段良骅.
果园防治病虫的农业技术措施[J]
.山西果树,2009(4):22-25.
被引量:6
2
袁亚祥.
上海·崇明黄金水蜜梨上市[J]
.中国果业信息,2014,31(9):51-51.
3
徐丽新,钱卫华.
浅析造林方法与混交林造林技术[J]
.中国科技博览,2014(5):223-223.
4
韩鸿声,李双云,李丽,韩传明,冯建华.
保护地凯特杏幼树整形修剪技术[J]
.山东林业科技,2001,31(4):40-41.
5
韩荣嘉.
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幼犬入家第一课[J]
.宠物世界,2013,0(3):85-87.
6
张双双,陈晓斌,林冬梅,林春梅,林兴生,曹剑虹,林占熺.
菌草灵芝菌糟的饲用安全性[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4):414-417.
被引量:6
7
韩彬,樊江文,钟华平.
内蒙古草地样带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梯度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4):553-562.
被引量:66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