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十四行集》看冯至诗歌的转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四行集》是冯至诗歌转型的重要标志,蕴含着作者诗歌艺术上的诸多矛盾和困境,体现了写作动机背后的独特思考和诗学主张。通过对《十四行集》诗作的价值重估,可以透视出冯至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矛盾和困境,以及它们对冯至后来诗歌创作的内在制约。《十四行集》既造就了诗人个人诗歌艺术的顶峰,也把诗人逼进一个难以继续有所超越的艺术困境之中,以至于进入一个平白如话的时期,艺术上乏善可陈。
作者
李仲凡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9期28-30,48,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冯至
《十四行集》
价值重估
转型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W.顾彬,张宽,卫东.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2):216-225.
被引量:12
2
刘士杰.诗人冯至.文艺报,1983,(4).
3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4
冯至.《诗文自选琐记》[J].新文学史料,1983,(2).
5
废名.新诗十二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6
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7
陈思和.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J]
.当代作家评论,2004(3):4-17.
被引量:10
8
周棉.
论冯至的十四行诗[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2):63-70.
被引量:6
9
梁实秋 杨匡汉 刘福春.新诗的格调及其他[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14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里尔克 绿原译.《里尔克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页95.
2
钱光培编选.《中国十四行诗选·序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第6-7页.
3
李广田.《沉思的诗》[A].收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26页.
4
胡适.《寄陈独秀》[A]..收《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5
胡适.《逼上粱山》[A]..收《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C].,..
6
沈永宝.《“八事”源于(意象派宣言>质疑—(文学改良刍议>探源》[J].载上海文化,1994,(4).
7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A]..收《郭沫若专集)第1卷[C].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页.
8
.《冯至全集》,第5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8-209页.
9
《关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J].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1).
10
.《关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A]..收论文集《谈虎谈兔》[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共引文献
42
1
程思义,李红慧.
秋风里飘扬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形式建构[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157-159.
被引量:1
2
殷丽玉.
论冯至四十年代的思想、创作的转变[J]
.文艺理论研究,2002(3):17-24.
3
张曦.
现代文学研究[J]
.学术月刊,2005,37(3):120-124.
4
廖七一.
胡适译诗与新诗体的建构[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6):98-102.
被引量:3
5
文贵良.
胡风的现实主义:置身作为存在样式的开放[J]
.中国文学研究,2006(4):17-20.
6
张文东.
个体生命存在的寂寞与旷远——重读冯至的《十四行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28-131.
被引量:2
7
汤富华.
论翻译之颠覆力与重塑力--重思中国新诗的发生[J]
.中国翻译,2009,30(3):23-28.
被引量:12
8
袁瑾.
冯至诗歌艺术个性的重新审视[J]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4):64-67.
9
许霆.
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体的文化意义[J]
.文艺理论研究,2009(5):117-123.
10
胡峰.
牵动思维与表述功能的现代诗歌欧化语言[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5):38-42.
1
丁玲.
从皎然诗学理论看“中唐-北宋”诗歌转型[J]
.许昌学院学报,2014,33(4):40-43.
被引量:1
2
季培均,席云舒.
“代”之外的独白──评当代转型期诗歌[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3):33-37.
被引量:1
3
罗宁.
戴望舒与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转型[J]
.文学教育(中),2011(1):32-32.
4
李怡宏.
且听万物生灵浅吟低唱[J]
.中学生(青春悦读),2017,0(3):54-54.
5
何泽棠.
盛唐气象里的中唐先声——李颀诗歌的转型意义[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5(4):34-41.
6
张生.
浅论诗歌的灵魂及身体——以语言哲学为视角[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18-22.
7
郑陶凌.
杨万里的宗唐观与宋诗的转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3):72-77.
被引量:1
8
侯运华.
论同光体诗歌创作的求新自变[J]
.天中学刊,2016,31(1):89-95.
9
李建周.
试论先锋诗歌的转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16-19.
10
刘方.
都市日常生活的诗化与宋代城市诗歌的转型——邵雍城市诗歌书写的文学史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10(7):101-104.
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