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酵酒精中共存组分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合考虑发酵酒精生产过程和对外贸易质量控制的要求,优化了10种共存组分的分离条件;提出了外标修正因子定量法;方法简便、快捷、高效,可直接进行样品分析;用于工艺过程发酵酒精质量的快速控制,效果良好。
作者
曹喜焕
茅伟刚
陈霞
陈惠明
徐志刚
机构地区
太仓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太仓新太酒精有限公司
出处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第4期11-13,共3页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
关键词
发酵酒精
气相色谱法
组分测定
分类号
O657.71 [理学—分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发河,吴光斌.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乙酸乙酯和杂醇油[J]
.食品科学,2007,28(1):232-234.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鲁长豪.食品理化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
GB2757-8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158.
3
吉林化工研究院.气相色谱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
4
沈尧绅,曾祖训.白洒气相色谱分析[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6:67-71.
5
赵文元 曾克慰 俞惟乐.一种新的色谱在线预柱浓缩分析白酒的方法[J].色谱,1985,2(6):307-307.
6
蔡心尧,尹建军,胡国栋.
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法测定白酒香味组分的研究[J]
.色谱,1997,15(5):367-371.
被引量:50
7
董玲.
气相色谱法在四川白酒分析中的应用[J]
.酿酒科技,1991(1):26-27.
被引量:4
8
许国旺,卢佩章.
气相色谱柱子和固定相的选择[J]
.色谱,1991,9(4):217-22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4
1
孙旭峰,林健雄.
色谱柱在白酒微量成分测定中的研究应用[J]
.广东化工,2007,34(7):83-86.
被引量:4
2
孟佩俊,梁青青,张丽萍,和彦苓,张艾华,苏晓静,靳敏,李淑荣,杨兰.
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中甲醇、杂醇油和乙酸乙酯的含量[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6):27-28.
被引量:6
3
李丽敏,董新风,郭爱静,丁永宏.
白酒中甲醇含量监测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2,28(2):148-149.
4
刘坤.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主要成分[J]
.河北化工,2012,35(3):58-60.
被引量:16
5
霍权恭.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白酒中醇类与酯类[J]
.食品科学,2012,33(18):243-245.
被引量:17
6
李安平,田玉峰,谢碧霞,林亲录.
橡实淀粉生料酒精发酵与传统酒精发酵的能耗和成分组成比较[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4(5):1032-1038.
被引量:2
7
李超豪,胡强,吴蔚,向乐曦,杨春林.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甲醇和乙(己)酸乙酯[J]
.食品与机械,2013,29(1):81-84.
被引量:18
8
邓开野,黄小红,白卫东.
贮藏条件对荔枝酒香气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3,34(12):304-307.
被引量:14
9
宗万里,曲淑霞,鲁刚.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J]
.生命科学仪器,2013,11(3):15-18.
10
李俭,吴海丽,陈金凤,张传惠,马钦元.
白酒中铅、锰、甲醇、杂醇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酿造,2013,32(8):138-140.
被引量:13
1
Department of Foreign Trade Statement on First Round of 2011 Rare Earth Export Quotas[J]
.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2011,17(1):4-5.
2
钱栋英,周玺汉.
从杂醇油中分离异戊醇[J]
.化学与粘合,1997(3):150-152.
被引量:3
3
李德光.
保山市酒精产品质量问题的思考[J]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1):86-89.
被引量:1
4
柯华南,杨李胜,王桂华,郭剑雄.
气相色谱法测定糖蜜酒精中的甲醇、正丙醇和杂醇油[J]
.酿酒科技,2009(7):114-116.
被引量:1
5
杨守春(摘译).
铍[J]
.现代材料动态,2008(12):4-5.
6
祁殿文,于继荣,梁迪众.
湿法制备 STM 针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9):40-45.
7
杨得全,张韶红,范垂祯.
合金电子谱定量分析中离子溅射修正因子的研究[J]
.分析测试通报,1992,11(1):1-6.
8
武益民,吴铜俭.
2009“铜”心协力度难关[J]
.中国有色金属,2009(6):66-67.
9
徐文芳,许超,史华田,张千峰.
一个六核铜(Cu)-铟(In)硫醇配合物[(InCl)_4(MeOH)_2(μ-OMe)_4(μ_3-OMe)_2(μ_3-SCH_2CH_2SCH_2CH_2S)_2(CuPPh_3)_2]的合成与结构(英文)[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3):251-255.
10
2013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的公告[J]
.四川稀土,2012(4):2-4.
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