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目的的嬗变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们的生活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必须确立实践主义的道德教育目的,把实践道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培养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实现知行的真正统一。
作者 聂立清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109,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KS04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S].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 7[德]马克斯·韦伯 林荣远 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8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

共引文献2892

同被引文献47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